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真伪“新冠特效药概念股”悬念丛生

2021-11-15 09:22:07来源:中国证券报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5日电 新冠特效药的进展持续受到全球投资机构的关注,一批新冠特效药概念股应运而生。但故事走向似乎有点出人意料:有的公司在宣布重磅利好消息后,股价持续下行;有的股票被普遍认为是相关概念股,自己却一再“澄清”。

期盼日益上升

今年以来,全球对于新冠特效药的期盼日益上升。10月1日,美国默克公司(在北美地区之外为“默沙东”)和里奇巴克生物医药公司公布了二者研发的口服抗新冠药物莫那比拉韦的三期临床中期数据。综合数据看,该药物可将轻度至中度症状新冠患者的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约50%。

随后,默克第一时间向英国、欧洲、美国等国家或地区监管机构提交了紧急使用授权申请。11月4日,英国药品与保健品管理局宣布,已批准莫那比拉韦用于特定新冠患者。

在二级市场上,默克的股价并非“一帆风顺”。在三期临床中期数据公布后,其股价在随后两周一路下行,直至10月18日后有传闻称其可能获得英国监管机构批准才开始企稳回升。然而在英国政府官宣后,其股价再次调头下行,颇有利好出尽的势头。

对于市场的犹豫,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领域学者表示,默克新药的试验样本太少,担心像此前的瑞德西韦一样预期太高但实际效果有限。东吴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朱国广表示,莫那比拉韦三期临床成功,产能需求带来新机遇。然而,莫那比拉韦作为一款小分子药物难以完全攻克新冠病毒。

巨头跃跃欲试

当前,全球不少巨头对于治疗新冠肺炎药物的研发跃跃欲试。

默克新药在英国获批后仅一天,另一家医药巨头辉瑞公布了其特效药帕罗维德更加“惊人”的数据。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款药物可降低轻中度新冠患者89%的住院或死亡风险。

消息一出,辉瑞股价在11月5日暴涨10.86%,随后其股价开始在区间波动。不少证券分析师对于辉瑞制药的股价前景更为乐观。兴业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徐佳熹认为,从现有数据对比看,帕罗维德展现出较高效率,住院及死亡率降低值远高于早前公布的默克新冠药物。其具有高药效、高选择性、可口服、对突变株有效等优势。

远离“蹭热点”

新冠特效药的热度已蔓延至A股。11月12日,拓新药业再度飙涨,并以每股91.19元的涨停价报收。其最近6个交易日取得五个涨停板,期间累计涨幅约185%。

拓新药业此前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产品尿苷是生产EIDD-2801的原料,而EIDD-2801是生产莫那比拉韦的原料。该消息发布后,该公司股价连续上涨。

拓新药业分别于8日、9日和1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未与默沙东制药签署任何合作协议,与其不存在任何直接合作关系;莫那比拉韦的推广和批准上市对公司尿苷中间体销量及公司业绩无直接影响。11月11日,深交所向拓新药业发出关注函,要求公司核实并说明公司是否为默沙东的“合格供应商”。11月14日晚间,拓新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自11月15日开市起停牌核查。

国内公司中有不少正在研发新冠特效药的企业,但药品距离上市仍需一定时间。例如,君实生物与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口服核苷类抗新冠候选药物VV116。该药已向中国药监部门递交临床试验申请。

在朱国广看来,国内外小分子新冠药物的研发如火如荼,临床捷报不断。与相关企业有合作的企业终将受益,投资者需对那些“蹭热点”的标的保持警惕。

关键词: 概念股 特效药 真伪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