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原创 > 正文

业内专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养老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

2021-09-28 08:26:42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日前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和挪威城市区域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21中挪社会政策论坛上,业内专家围绕应对高龄少子化挑战的国际经验与制度安排等相关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并对老龄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及养老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调整正处于关键节点。他从应对高龄少子化的结构政策与制度安排和建立健全人口服务体系两个方面提出缓解高龄少子化趋势的建议,包括实行支持生育、养育、教育的结构政策与制度安排、实行积极就业的结构政策与制度安排等。

在积极应对老龄化过程中,还要看到养老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人口老龄化带来养老服务需求的急剧增长,但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养老机构空置率较高、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较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养老与保障研究室主任林宝表示。

“未来十年是中国应对老龄化的‘机会窗口期’,应结合中国国情,有效借鉴国际经验,加快构建完善的老年服务体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葛延风提出,要坚持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原则;合理区分公共服务、公益服务、私人消费品之间的界限,形成合理的定价及补贴机制,强化质量监管;政府、市场、家庭与社会力量要合理分工;医疗卫生服务与生活照料服务要充分结合。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提出,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60岁以上消费者的人均消费额超过了25岁至64岁年龄层均水,未来20年,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预计还将增加。“银发经济”激活了新消费。老年群体提供了大量卫生保健领域的经济和商业机会,还对生物技术、设备、制药和护理服务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拉动作用。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提出,老龄产业可能是未来的主流产业。老龄文化产业、老龄健康产业、老龄宜居产业、老龄制造产业、老龄服务产业和老龄金融产业六大产业具有高成长。面对老龄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关键在于转变产业观,确立新的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

责任编辑:孙知兵

相关热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产业 大力发展 社区养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