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领性文件夯实债市“统一”基础 助推债市高质量发展
《关于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取消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要求有关事项的通知》……围绕促债市制度规则统一、规范评级机构、主动防范化解风险等,近半个多月内,多个监管政策密集落地,助力债市尤其是信用债市场健康发展。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我国信用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在支持实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多项监管政策落地,未来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将进入统一、规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将不断强化。
纲领性文件夯实债市“统一”基础
我国债券市场一直处于相对分割状态,不同债券品种由不同监管部门核准或者注册,在不同的债券市场发行和流通。“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是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在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丰富实体经济融资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发行主体规模的扩大,多头监管、市场分割等问题愈发突出,由各市场监管部门分头出台的一些制度已无法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融资需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债券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效分配。”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刘暮菡表示。
最近几年,各监管机构不断出台各项政策推动债券市场制度规则的逐步统一。2018年11月,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债券市场执法工作的意见》。2019年11月,《信用评级行业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建立评级行业统一监管制度框架。202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同意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相关基础设施机构开展互联互通合作。2020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首次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各环节的信息披露要求。
最新出炉的《关于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则进一步完善了信用类债券统一的制度基础。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说,《意见》提出“按照分类趋同原则,促进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发行、交易、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各项规则标准逐步统一”。《意见》巩固了公司信用类债券的上位法基础,通过统一监管的方式防范监管套利。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宏观策略主管刘立男认为,《意见》对整合市场交易、结算、准入等方面的规则作出具体安排,有利于形成统一的人民币信用债市场,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提高市场定价效率。
张旭也表示,统一监管并不是指将监管权归于单一部门的行政统一,而是指监管标准和监管理念上的统一。在监管标准和监管理念统一的前提下,不同市场、不同债券品种之间的适度有序竞争更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债券市场整体健康发展。
主动防范化解债市风险
严监管已经成为近年来债券市场监管的主旋律。“最近多个文件从提升信息披露有效性、强化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健全定价机制、厘清政府和企业的责任边界、惩治逃废债等方面来化解债市的风险点。”刘立男表示。
比如,《意见》提出:“对资产负债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经营扩张激进、关联关系复杂的发行人建立约束机制”“把主动防范化解债券市场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筑牢市场准入、早期干预和处置退出三道防线,健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提升市场出清效率”。
国金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意见》鼓励使用国债收益率作为债券市场定价基础,提出要厘清政企责任边界和信用边界,政府不得通过企业举债融资,不得为企业发行债券提供担保,不得为企业政务兜底,强调要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多个监管新规也从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入手进行风险防控。比如,《关于促进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信用评级机构应当长期构建以违约率为核心的评级质量验证机制,制定实施方案,2022年底前建立并使用能够实现合理区分度的评级方法体系,有效提升评级质量。
中债资信评级部门负责人李欣表示,债券市场近几年快速发展成长,我国评级行业目前初具规模,但也暴露很多问题,如级别虚高现象突出、风险揭示作用发挥不足、评级准确性和前瞻性不足等。“事前预警不足,事后大幅下调”是加剧市场波动、诱发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她说,《通知》对评级机构内部建设和外部评级生态等进行了全面规范,将从根本上促进整个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对目前评级行业最为核心且亟须解决的评级质量问题予以重点监管,有助于评级结果准确性逐步提升,评级机构也将更好发挥揭示风险、服务债券定价参考等作用。
债券市场服务实体功能将强化
央行数据显示,7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1669.1亿元,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1184.0亿元。截至7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124.6万亿元,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托管余额29.5万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信用债券市场在支持实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常被一些问题所困扰。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地,未来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将进入统一、规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刘暮菡表示,随着债券市场信用分层、不同风险偏好投资主体的丰富、定价体系和违约处置机制等的完善,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将不断强化,未来更多发行人将有机会进入债券市场,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将进一步丰富,高收益债市场或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刘立男表示,我国债券市场近三十年来快速发展,目前以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支持双循环发展战略、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目标,加强债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尤其是在市场法制基础、评级规范合规、信息披露开放透明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的建设,是债券市场提升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将减少资源浪费及错配,促进宏观经济中各行业的均衡发展,助力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增长质量的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纲领性文件夯实债市“统一”基础 助推债市2021-08-26
- IMF特别提款权增发 本轮分配将令所有IMF成2021-08-26
- 迈瑞医疗上半年净利同比增26% 内生外延持2021-08-25
- 阳光城:上半年实现营收299.32亿元 积极履2021-08-25
- 比克动力电池全面发力,进击小动力市场2021-08-25
- 金固股份半年报发布 “钢轮代铝轮”碳中和2021-08-25
- 36氪二季度财报:二级市场业务稳健起步,收2021-08-25
- 全聚德如何弘扬传统文化?2021-08-25
- 严一集团成功签约青岛红岛街道社区安置房项2021-08-25
- 海能投顾诈骗?黑子还是少胡说了2021-08-25
- 光伏股涨幅进一步扩大 通威股份(600438)2021-08-25
- 恒心向党 昌盛百年 恒昌唱响红歌献礼建党2021-08-25
- 南亚新材(688519.SH)高开高走 报46.9元,2021-08-25
- 比尔·盖茨8447亿财产离婚分割 家族信托成2021-08-25
- 恒昌宏观经济研究室:“双碳”规模超百万亿2021-08-25
- “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恒昌以数字化2021-08-25
- 构建数字生态 恒昌加速开启财富管理“大航2021-08-25
- 坤元资产苏强: 拥抱中国机遇洋流 遨游价2021-08-25
- 5万亿美元流出通胀加剧 如何打好财富保卫2021-08-25
- 工程机械板块走弱 三一重工跌约4%2021-08-25
- 高净值人群境外可投资产将升至30% 昌联全2021-08-25
- 恒昌助力花田贡米飘香西洽会 “桃花源记”2021-08-25
- 瑞信:碧桂园(2007.HK)上半年核心溢利按年2021-08-25
- 百年人寿洛阳中支开展宜阳留村小学扶贫助学2021-08-25
- 恒昌创始人兼CEO秦洪涛受邀出席清华大学1102021-08-25
- 百年人寿重庆分公司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活动2021-08-25
- 泰和科技(300801.SZ)现报18.34元 最新市值39.6亿元2021-08-25
- 科达利(002850.SZ)大跌近7%,报115.48元,2021-08-25
- 肌肉减少会影响老人头脑灵活性,HMB守护老2021-08-25
- 百年人寿泸州中支志愿者与“星星的孩子”欢2021-08-25
精彩推荐
- 光伏股涨幅进一步扩大 通威股份(6004...
- 南亚新材(688519.SH)高开高走 报46.9元...
- 工程机械板块走弱 三一重工跌约4%
- 瑞信:碧桂园(2007.HK)上半年核心溢利按...
- 泰和科技(300801.SZ)现报18.34元 最新市值39.6亿元
- 科达利(002850.SZ)大跌近7%,报115.48元...
- 甘李药业(603087.SH)涨5.68% 总市值468亿元
- 瑞银:同程艺龙(0780.HK)第二季业绩稳固...
- 科大国创(300520.SZ)跌逾5% 总市值52亿元
- 瑞声科技(2018.HK)午后直线拉升,现报47.85港元
- 复星医药(2196.HK)涨4.6% 上半年归属股...
- 美银证券:颐海国际(1579.HK)上半年销售...
- A股金博股份涨20%涨停,海优新材、帝科...
- 第一太平(0142.HK)直线拉升涨近5% 最新...
- 华夏文化(1566.HK)报2.6港元 总市值25.5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