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新一轮“抢人大战”白热化 多渠道解决人才瓶颈
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快速发展,广阔的新能源、智能化汽车市场带来了大量新型人才需求。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汽车自动驾驶研发、智能座舱设计等岗位需求同比增幅已经超过1.8倍。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类的高端人才十分抢手,新的人才争夺也愈演愈烈。
高端人才十分抢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新能源汽车销售27.1万辆,同比增长164.4%,而前7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147.8万辆,同比增长197.1%。工信部数据则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超过550万辆。
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速,汽车企业在车联网、智能驾驶领域布局加速的趋势下,具备互联网和汽车跨界经验的人才也越来越受欢迎。智能制造、感知算法专家、AI平台技术专家、深度学习引擎框架研发工程师、数据算法工程师等新一代的“算法人”成为汽车企业争夺的焦点。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从2019年的4.7%,上升到2021年上半年的9.4%,单看2021年6月份渗透率更是高达12%。在这些数字背后,不仅仅是传统车企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高度重视,诸多科技公司如百度、小米、360等也跨界进入造车赛道,对芯片、电池、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百度旗下新能源汽车公司集度汽车计划将团队规模扩充至2500到3000人,理想汽车计划年内扩展2000人,小鹏汽车也开出1000人的岗位需求。而小米从宣布造车起就开始大批量招揽造车人才,从自动驾驶、网络安全开发、底盘架构、整车总布置专家、空气动力学开发专家、车辆动力学性能开发专家、资深数字模型师、耐久性能开发专家,到外饰设计师、油漆密封工程师、车门开发工程师等,涉及造车的方方面面。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注册量首次突破1万家,2020年注册量达到7.3万家,增速高达40.5%。2021年上半年,已有7.4万家相关企业注册,同比增长183.4%。随着小米等科技公司下场造车,汽车行业“抢人大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分析机构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未来的4到5年内,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将占到汽车保有量的25%左右,相关人才缺口将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量级。
千方百计吸引人才
在巨大的人才缺口背景下,各大汽车企业之间频频上演“抢人大战”,而最直接的战术就是开出高薪吸引人才,新型汽车人才薪资水平也由此不断高涨。
数据显示,2021年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专业高精尖技术人才职位薪酬仍然保持20%左右的涨幅,其中智能驾驶仿真以及智能驾驶芯片开发相关人员薪资涨幅可达30%以上。而BOSS直聘数据显示,造车新势力给出的平均月薪同期上涨21.6%,与自动驾驶算法相关的职位,年薪甚至可以达到百万元以上。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由于多数传统汽车企业员工对于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并不熟悉,导致企业只能从外部去获取人才资源。而这部分人才可能来自其他高薪行业,加上资本的快速涌入,车企提供的待遇也随之提升。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中高端人才紧缺指数整体稳中有升,人才处于供不应求态势,尤其是中高端人才,在上半年整体处于紧缺状况,且二季度供不应求的趋势整体比一季度加剧。其中,新能源汽车核心热招职位重点覆盖了汽车技术领域和新能源技术领域,企业更愿意出重金聘请新能源技术领域的人才参与到跨界造车的事业中来。
据了解,目前在一线城市,拥有3至5年工作经验的智电化技术研发工程师年收入基本在50万元以上。如果是一个带项目的管理岗,则可以轻松拿到百万元年薪。长城汽车近期发布了史上最大规模股权激励计划,授予对象占企业员工总人数的16.89%,以期以此来留住科研人才。
数据显示,虽然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紧缺的情况在近年间一直存在,但随着跨界造车企业的入局,各传统车企也纷纷加大了相关人才的招募,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缺口在近两年显著扩大。
同时,随着产业融合加速,人才转行的难度也在不断降低。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员流动很大。汽车企业不仅要在同行业之间进行人才争夺,而且还要与百度、华为、字节跳动等一众互联网科技公司进行竞争。
影响人才去留的不仅是收入的多少,行业热点、企业口碑、发展环境等也成为人才选择的重要因素。崔东树表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高薪在未来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良好的口碑等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渠道解决人才瓶颈
根据规划,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预计将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打下基础。在这种行业高速发展时期,国内新能源、智能化汽车领域人才培养速度明显跟不上市场需求。
教育部等三部门此前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预测,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总量将达120万人,而人才缺口达103万人。
业内专家表示,人才的稀缺体现出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加速。众多传统汽车企业和新造车企业都在加大对新能源、智能网联的投入,导致电动化、智能化人才的需求处于爆发式增长之中。
对此,近年来教育部等部门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适时调整了高校的专业目录,新设了“智能车辆工程”等特色专业。全国一些高校也陆续对车辆工程专业和课程体系作出调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了智能制造专业,北京理工大学增设了人工智能专业,北京工业大学新增了智能制造相关专业,都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培养更多的人才。
汽车企业除了高薪吸引人才之外,还积极面向海外引进人才。包括一汽、北汽等传统汽车企业,以及蔚来等新造车企业都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数字架构实验室等,大量招聘各类智能技术人才。
业内专家表示,在汽车“新四化”趋势越来越明朗化的当下,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将越来越多,对造车人才的需求也只增不减。短期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才争夺尤其是高端人才的争夺将持续加剧。长期来看,要调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力量,实现融合发展,创新突破,缓解人才短缺的瓶颈。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汽车业新一轮“抢人大战”白热化 多渠道解2021-08-20
- 网络小贷现“增资潮” 巨头们加速“合规”2021-08-20
- 多地加快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产业数字化转2021-08-20
- 中国电信今日A股上市 三大运营商齐聚A股指2021-08-20
- 工业富联稳中求进 新业务提供未来增长动力2021-08-19
- 跨越时间空间“鸿沟”,三甲医生7×24小时2021-08-19
- 爱就要放肆澎湃,“TATA木门降噪研究所”让2021-08-19
- 梁健立说海外:2021年全球年中房地产市场展2021-08-19
- 华富基金:科技创造无限可能,AI应用已在路2021-08-19
- 瑞银:维持金蝶(0268.HK)目标价34港元 最2021-08-19
- 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平安普惠安2021-08-19
- 科网股领跌大市 快手大跌7.15%再创新低价2021-08-19
- 东岳集团(0189.HK)逆势大涨逾7% 最新总市2021-08-19
- 民生银行佛山分行: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2021-08-19
- 品质一致性,嘉轩携手蒂普拓普推动物料输送2021-08-19
- 恒慧融:投资理财到底是什么2021-08-19
- 中国FDI跃居世界首位彰显经济活力 恒昌研2021-08-19
- 为什么说关注收益日历至关重要,在FxPro浦2021-08-19
- 电力股逆势走强 华能国际(600011.SH)于A股2021-08-19
- 阜博集团(3738.HK)逆势升超9% 总市值超150亿港元2021-08-19
- 今日亚太股市多数下跌 美联储可能年内开始2021-08-19
- 简一正式开启3.0战略品牌升级 迈入“从强2021-08-19
- 终身学习时代,“平台+个体老师”成为下一2021-08-19
- 私募基金规模7月创新高 坤元资产解读投资2021-08-19
- 抖音传道,学浪授业,新一代“职业兴趣学习2021-08-19
- 百信银行:北京首个“京绿通Ⅱ”专项再贴现2021-08-19
- 养元饮品与Z世代拥抱未来 六个核桃让年轻2021-08-19
- 当“养羊”遇上互联网 最终受益了谁2021-08-19
- 精彩回顾:国泰君安黄燕铭所长一行亮相君弘2021-08-19
- 上海贵酒:聚焦白酒主业,基本面持续向好2021-08-19
精彩推荐
- 瑞银:维持金蝶(0268.HK)目标价34港元 ...
- 科网股领跌大市 快手大跌7.15%再创新低价
- 东岳集团(0189.HK)逆势大涨逾7% 最新总...
- 电力股逆势走强 华能国际(600011.SH)于...
- 阜博集团(3738.HK)逆势升超9% 总市值超150亿港元
- 今日亚太股市多数下跌 美联储可能年内...
- 川能动力(000155.SZ)一度涨停 报价26.5...
- 中利集团(002309.SZ)涨约4% 总市值51亿元
- ST步森(002569.SZ)涨停 总市值12亿元
- 东方证券AH走势分化 H股遭连续减持持股...
- 博腾股份(300363.SZ)涨6% 最新总市值499.22亿
- 顾家家居(603816.SH)涨约6% 成交额放大至3.33亿元
- 里昂:上调友邦(1299.HK)目标价至110港...
- 江龙船艇(300589.SZ)跌8.7% 最新总市值54.5亿
- 北京君正(300223.SZ)涨近6% 总市值73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