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涨价中小微企业承压 多部门也将进一步采取针对性举措
《经济参考报》记者6月1日从国新办举行的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针对大宗商品涨价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密集发声,并“对症开方”。据悉,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抓好对中小企业纾困减负、降费政策落实,缓解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中小企业造成的不良冲击。同时加大监管,打击囤积居奇、恶意炒作、哄抬价格的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稳定。
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给中下游企业带来较大成本压力。统计数据显示,1至4月,我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比大型企业低2个百分点,且差距较以前进一步拉大。
“受国内外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预示着产业链向中下游传导,尽管对部分上游企业营收状况有好处,但是无疑给下游企业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特别是中小企业多数处于产业链中下游,议价能力不强,对于原材料上涨成本压力的传导和消化能力比较弱,受影响比较大。”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表示。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三次专题研究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的问题,同时提出要落实减税降费奖补等措施,帮助小微企业应对成本上升等生产经营困难。
与此同时,多部门也将进一步采取针对性举措。王江平表示,下一步一是加强运行监测,稳定市场预期,及时发布运行情况,做好舆情引导。特别是配合有关部门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恶意炒作、哄抬价格的行为。二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用市场的办法引导产业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的供应和产供销配套协作,协同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也指出,将密切关注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政策研究和储备,有针对性地加大支持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市场监管部门近日综合利用行政指导、强化约谈向社会释放加强监管的强烈信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负责人陈志江表示,下一步将以大宗商品为重点,持续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分析,保持高度关注和警戒,及时发现和稳妥处置潜在风险。依法查处哄抬价格、价格串通等价格违法行为。抓好对中小企业纾困减负、降费政策落实,缓解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中小企业造成的不良冲击。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精彩推荐
- 宁德时代股价一年半涨近4倍 股价突破430元/股
- 祥生活赴港IPO拟募资扩张增值业务 增值...
- 今日申购及发行情况:博力威 保荐机...
- 今日上市及申购股份:江苏博云、超捷股份
- 蓝光发展:控股股东蓝光集团拟减持不超2...
- 光明地产挂牌转让同鑫地产33%股权,挂牌...
- 中信证券:预计下半年A股净流入资金规模...
- “润石科技”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义柏资...
- 香港恒生指数开盘涨0.02%,京东涨0.96%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深成指跌0.22%
- “云砺”完成累计近2亿美元C系列融资 ...
- 微信青少年模式保护能力再升级,视频号...
- 京东云:618每秒用户访问峰值同比提升22...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钠离子电池、碳中...
- 坎德拉科技发布多功能环卫机器人 能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