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111家上市公司发布套期保值公告 全球新能源发展预期将带动铜等金属需求上升
最近一段时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全球通胀预期升温,引发各方关注。
《证券日报》记者据公开数据整理,年初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涨幅大的依次是能源、有色金属,其中,布伦特原油涨幅达25%,其次是铝、锡、铜、螺纹钢,涨幅均在18%至19%之间;另外,聚丙烯、铁矿石等也呈现出较大涨幅。
对于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认为,一是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可期。疫苗接种工作有序铺开、美国不断加码财政纾困政策,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预期不断升温;二是欧美等央行继续实施低利率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宽裕推动市场对风险偏好上升,同时,弱势美元对商品构成一定提振;三是供给端扰动。疫情对商品生产、运输物流构成一定阻滞。另外,全球新能源发展预期将带动铜等金属需求上升。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4月8日召开第五十次会议强调,“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现在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能会从贸易投资各方面不同的渠道,对国内一些行业的价格造成影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4月16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目前PPI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来看,主要还是影响了一些上游的行业,对下游行业的影响目前还没有显现出来。判断全年价格走势,供需关系是决定价格最根本的要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供给在经济恢复的大势下,供给的质量、供给的能力都是在逐步改善的;从需求来看,目前仍然处于恢复过程中。从这些方面来看,国内上游产品的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随着铜、铝、钢材等原材料上涨,在深交所互动易和上证e互动两个平台上,相关上市公司对投资者关于“公司是否受影响”“公司如何应对”等询问进行了回复。
例如,深南电路回复,公司会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加强与供应商、客户沟通协商,共同面对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努力实现共赢。
东方电缆表示,公司对主要原材料铜有一定量的库存,另重大合同的订单在中标时公司会采用“远期点价”“套期保值”等策略规避风险,因此铜价上涨因素整体对公司的影响不大。
此外,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梳理,今年以来截至4月19日,沪深两市共有111家公司发布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告。
“以铜下游的电缆企业、空调厂商为例,可结合生产计划,在期货市场提前买入铜期货,锁定原料价格上行风险。等到实际采购铜材的时候,再同步将期货合约平仓,从而达到套期保值的效果。”华安期货高级分析师曹晓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粤开证券研究院负责人康崇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建议,下一步,我们要关注全球疫情发展变化态势,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密切关注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价格变化,以及国际游资可能借机炒作大宗商品的负面影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精彩推荐
- 4月20日猪价早知道,北方猪价强势反弹,...
- 4月19日山东炼厂汽、柴油价格走势暂稳 ...
- WTI原油上周收涨6.26% 原油期货价格今日行情
- 钢材价格大涨,这7家公司业绩全部预喜!...
- 预测:四月下旬国内钢材价格会大幅下跌...
- 日本2020财年出口下降8.4% 日本对美国...
- 商务部谈一季度我国消费市场情况:促消...
- 一季度我国制造业增速明显 新能源汽车...
- 国家大基金为何甩卖中芯国际? 粤开证...
- 阜阳颍东农商行2020年净利下滑40.43% ...
- 加快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 有利于保障...
- 新希望60亿自有资金撬动240亿贷款 新建...
- 迪阿股份销售费7.3亿为研发费43倍 销售...
- 海伦司年入8亿冲刺“酒馆第一股” 主打...
- 南都电源并购现后遗症上市11年首亏 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