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原创 > 正文

监管“组合拳”保护投资者 极大提高证券违规违法成本

2021-03-15 08:21:37来源:证券日报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新证券法以及2021年3月1日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形成一套‘组合拳’,极大提高证券违规违法成本。”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即1月1日至3月14日),沪深两市公司共收到157份处罚,而在上年同期,两市公司则收到129份处罚。从今年收到处罚的原因来看,“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陈述、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项”是被处罚的主要原因。

王智斌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年来,投资者的法律意识有明显提高,通过法律手段诉讼维权的热情也日益高涨。“仅以我们律师事务所的数据为例,2018年至今,已有累计超过1万名投资者委托我们针对超过100家上市公司提起索赔诉讼。众多的投资者中,既有索赔一两千元的小散户,也有单个股票索赔超过2000万元的大户,既有大爷大妈等老年股民,也有新入证券市场的年轻人,机构投资者参与索赔诉讼的情形也越来越常见。”

“随着新证券法以及配套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实施以及司法实践的推进,投资者权益得到了更为立体的保护。”王智斌说。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纵向对比来看,投资者维权热情大大增加,但是横向来看,符合索赔标准和真正采取行动参与索赔诉讼的投资者相比,占比仍然较小。

投资者在和《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坦言,投资者向上市公司提出诉讼维权的前提是公司被监管部门出具处罚,但出现违法现象被监管部门处罚的公司大多违法时间较长,“三四年前买过的股票出了问题,都不知道是不是符合索赔标准。”

对此,王智斌也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信息不对称,由于法律保护的是投资者历史上形成的亏损,所以很多投资者抛售股票之后,对于该股票的后续信息已不再关注,很多投资者对于索赔事项未能获得充分信息;有相当多的投资者是因为自身‘惰’而放弃索赔;此外,在部分案件中,索赔诉讼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也大大影响投资者维权的积极。有一些案例,虽然投资者赢得了诉讼,但是由于公司退市、破产等原因,这些案件至今未能执行到款项。”

注册制下,中介机构要切实承担起“看门人”的责任。与此相对应的,“看门人”不“看门”时,其法律责任就会更重。

“就目前的司法判例来看,审计机构已经成为投资者维权的重点对象,此外,评估机构、保荐人等中介也越来越多地坐上了被告席。这对投资者通过诉讼维护自身权益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王智斌表示。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