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工业互联网赋能作用 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发展工业互联网,搭建更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今年,工业互联网被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谈及工业互联网如何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工业互联网能够促进数字科技的共享,通过共性的技术研发平台给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接口,提高数字化水平。其次,工业互联网能够帮助分散化的中小微企业在平台上产生高效的合作,产业链横向和纵向整合,发挥规模效应,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中小微企业的抗风险性。第三,除了产业链内部,工业互联网还可以打破各个分割行业的壁垒,促进行业融合,通过各种跨界实现生产和服务的转型。
关于中小微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实现数字化升级的进展,盘和林介绍,从制度角度来看,目前各地已经开始探索形成中小微企业工业互联网的行业规则,比如之前台州发布的《小微制造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要求》,对于中小微企业工业互联网的规范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从实践角度来看,一些典型案例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社会实践。比如金蝶软件开发的小微企业全云化生产管控应用案例,该案例应用于常润五金有限公司,提升产品合格率20%。
“然而,当前的应用案例还大多都是各自为战,缺乏区域间和企业间的协同,还没有形成一个较大范围的工业互联网,相关规章制度也还不够完善,统一性较差,这也是未来需要重点提升的方面。”盘和林进一步解释。
对于中小微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实现数字化升级还有哪些不足?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工业互联网相关的网络和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完善,各类要素进行连接的效率不高。二是工业互联网目前形成的联盟范围较小,包容性不强,很多功能被限制在参与工业互联网建设的大企业中,大量中小微企业并未“上网”,并未完全实现工业互联网共享、开放的本质特征。
那么,如何进一步发挥工业互联网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盘和林表示,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掘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比如进一步促进数字技术的共享,降低中小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前期研发的负担,将中小微企业的研发重点放在科技与现实生产的结合方面,而不是基础科技的创新突破方面。其次,要进一步扩大工业互联网的范围和联动性,突破地域、行业的客观限制,形成协同发展,完善具有通行性的制度与规章。最后,要注重形成基于多业态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实体生产和服务业等的融合,完善相关数字技术设施建设,让中小微企业发挥集聚效应,在数字化生态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精彩推荐
- 上市公司为什么怕股价下跌 恒辉安防登...
- 暴跌44%后,山西汾酒涨停了,后市行情...
- 抱团龙头股三一重工解读 市场风格迎来...
- 中国铁矿石需求正在下滑,铁矿石价格暴跌10%
- 新能源汽车频频暴露品控问题:司法风险...
- 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2020年增量同比...
- 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览(2021...
- 需求升温憧憬粉碎 限产消息下铁矿石期...
- 3月10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 美国汽油库存...
- 国内油价预计上调160元/吨,下周油价“9...
- 银行严查信贷资金挪用至股市、楼市 ...
- 慧择上市一年成绩单:2020年保费破30亿...
- 民生人寿0.12%股权计划4月拍卖 此前3笔...
- 2021白酒股大跌是因为什么 基金跌落神...
- 股市下跌,大家都亏钱,钱哪去了?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