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考古队员晚上打着电筒来到这里 写下一首“诗”
今天的文化中国行来到江城武汉。长江流域已知等级最高、遗迹最丰富的商代前期遗址——盘龙城就在这里。
盘龙城是一个存续了300多年的早商遗址,它证实了夏商王朝的控制范围到达长江流域,也是华夏文明形成过程中,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发展等量齐观的历史见证。置身于此,你会发现,这里无论展陈与布置,都有着浓厚的考古学背景,带着一种考古人的情怀——愿将3500年光阴直接打通。
没有精修的草坪,没有人造的花园,走在盘龙城遗址,一种很粗犷的草莽气息会扑面而来。
总台央视记者卞晓妍:公园的环境特别野生,保留了大量原生态的自然状态,这是为什么?因为3500年前,盘龙城的先民们就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都有大量的常绿落叶阔叶林。
为了尽量地接近3500年前,这个遗址公园最大程度保留了最原始的生态景观,当金光照亮芦苇,人们在夯土的城垣上散步,这场景既像远古,也和这片土地上的考古发掘渐渐重叠。
总台央视记者卞晓妍: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有的是一口大鼎,有的是一柄宝剑,而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就是这片土地。
这片宫殿基址就是盘龙城统治者议政和居家的地方,这是我国最早的“前朝后寝”式建筑格局的实物资料,比殷墟还要早两三百年,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院长万琳告诉记者,1974年、1976年,北京大学的师生们,就是沿着宫殿旁纵横的方格子发掘,让商代的遗存重见天日。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万琳:这个方格,是5×5米的正方形。他们沿着这个探方,一直往下挖,然后遗迹就开始呈现在考古工作者的面前。
最大的惊喜,莫过于能在宫殿旁的博物馆内,和当年的考古场景“面对面”。看,这是宫殿被发现那一刻的手绘剖面图,甚至标明了五种土层不同的颜色,第四象限内,横坐标11,纵坐标19。这张纸上,能看出考古人到底怎么使用探方,这是带队的考古学家俞伟超的发掘日志,翻开的这一页,正是盘龙城1号宫殿被发现的日子,一行行清秀的字体记录下每天的新故事。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院长万琳:逐渐发现一个一个的柱础,引起了考古队员的兴奋,他们在晚上的时候都睡不着觉,一个一个地打着电筒,争先恐后地来到宫殿区,大家都把盘龙城的这次考古,作为当年一首艰苦的考古诗。
卷尺、罗盘,最简易不过的绘图工具,展厅里复原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的生活场景,就在这么简陋的条件下,他们发现了宫殿、城垣、贵族墓葬群。证明了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同属中华文明的摇篮,让人不禁感慨,可能考古工作本身,就是在大地上写一首和文明有关的诗。
自从1954年被发现以来,盘龙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持续至今,这里的策展人都是考古专家,展览团队中的青年创作者,也都是高校考古专业的毕业生。所以我们在展厅中,处处能看到考古成果和考古学科普,比如,这块土层是博物馆还没有建成的时候,考古工作者从湖底专门揭取的,能让人很直观地感到,沧海桑田,世间变迁。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讲解员邱宸荟:最下面我们看到的是生土,也就是没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土壤,往上是商朝文化堆积,有大量陶片的存在,再往上走一米,我们看到的是明清时代的文化堆积,有大量瓷片的存在,所以当时先民活动轨迹在我们脚下三米左右的位置。
现在,就让我们尽情地欣赏考古工作者在盘龙城遗址的发现,这件绿松石镶金饰件,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镶金饰件。
这口青铜圆鼎,是我国同时期已发现的最大圆鼎,它腹壁最薄的地方只有0.2厘米厚。
这张青铜面具线条飘逸,凸起的眼珠子,是不是有点三星堆的影子。
再看看考古队员的发掘记录卡片,真能感到他们当时激动的心情,数十年的考古工作,盘龙城发现了3000余件精美文物。
除了高等级贵族墓葬,还有青铜器制造作坊。如今,孩子们能在这里,来一把模拟考古的体验,而在旁边不远的考古工地,考古人继续在大地上,书写一首动人而绵长的诗。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文化中国行丨考古队员晚上打着电筒来到这里2024-10-11
- 长春秋韵:穿行于落叶之上的有轨电车别具浪2024-10-11
- 不忘使命,坚守责任!济南甲状腺研究院到底2024-10-11
- 广州始发“南航快线”国内航班全面缩短至302024-10-11
- 江苏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2024-10-11
- 浙江义乌圣诞用品销售旺 商户:每年上新超2024-10-11
- “央妈”“财爸”联手 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2024-10-11
- 空客“超级大白鲸”货机首次在中国亮相2024-10-11
- 中国与东盟十国宣布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2024-10-11
- 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 上交所努力打通2024-10-11
- 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0万吨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2024-10-11
- 打造更高能级“向西开放”平台——中欧班列2024-10-11
- 新疆开行首趟中亚国际联运商品车图定班列2024-10-11
- 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继续稳步增长2024-10-11
- 黑龙江: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8年增长96.8%2024-10-11
- 承东启西 求实创新——陕西以产业焕新点燃2024-10-11
- 业内专家贡献“锦囊妙计” 纵论车路云一体2024-10-11
- 半月谈丨三招让科研成果从“书架”到“货架2024-10-11
- “真金白银”直达消费者 多地举措出新助力2024-10-11
- 订单超预期!中小企业的“中国制造”叫好又2024-10-11
- 恒荣汇彬:了解AI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2024-10-11
- 从0到1,他做了什么让6G不再“高不可攀”?2024-10-11
- 湖南祁阳发展制种产业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2024-10-11
- 一揽子利好政策落地,楼市“银十”开局回暖2024-10-11
- 9月完全开工的中小企业比率上升2024-10-11
- 前8个月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3%2024-10-11
- 多地密集“上新”房地产利好政策 国庆假期2024-10-11
- 多地密集“上新”房地产利好政策 国庆假期2024-10-11
- 机票跌破1折 节后“低价游”受欢迎2024-10-11
- 高梵KIDS携手明星达人,点亮上海时装周童装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