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汽车 > 正文

蔚来今日起停产五天长期供应情况仍有待观察 全球汽车"芯荒"持续蔓延

2021-03-31 15:04:00来源:中国经济网

蔚来汽车日宣布,由于半导体短缺,自3月29日起将合肥制造工厂的生产暂停5个工作日。蔚来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芯片短缺情况超出此前预估,目前预期停产五个工作日后可以恢复生产,但长期供应情况仍有待观察。

去年底,车企芯片短缺已经开始显现,并在全球汽车市场持续蔓延,大众、丰田、日产、福特等知名跨国车企均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截至目前,全球汽车产业“芯荒”仍在进一步加剧。在中国市场,“汽车芯片短缺问题,将对2021年一季度的生产造成很大影响,甚至会继续波及二季度的生产。”

全球汽车产业“芯荒”仍在持续蔓延。日,蔚来汽车宣布,由于半导体短缺,公司决定自3月29日起将合肥制造工厂的生产暂停5个工作日,“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交付量将降至1.95万辆”,而此前该预期为2万至2.05万辆。

蔚来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芯片短缺情况超出此前预估,目前仍在密切关注行业供给情况,积极协调供应链资源。目前预期停产五个工作日后可以恢复生产,但长期供应情况仍有待观察。

蔚来临时停产此前已有预兆。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曾在2020年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产能可能会受到全球芯片短缺的限制”。李斌坦言,蔚来的月产能已升至1万辆,但由于包括芯片短缺在内的供应链限制,产量仍将维持在7500台。不过,李斌也表示,“预计到7月份这些阻力会消退,产能将实现提升。”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

不过,投行巴克莱分析师布莱恩·约翰逊却认为,尽管蔚来高管认为公司有足够的芯片来满足第二季度的生产目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芯片仍将供不应求。

早在去年12月初,车企“缺芯”已经开始显现。当时,有媒体报道称,上汽大众从2020年12月4日开始停产,一汽大众也从12月初进入停产状态。大众中国回应称,由于新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影响到了一些特定汽车电子元件的芯片供应,在中国市场全面复苏也进一步推动了需求的增长,使得情况变得更加严峻,导致一些汽车生产面临中断的风险。

与此同时,芯片短缺也蔓延至全球汽车市场,大众、丰田、日产、福特等知名跨国车企均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研究机构IHS Markit在今年2月中旬提出,由于汽车芯片短缺,预计第一季度全球减产100万辆汽车,较2月初预计的减产67.2万辆大幅上调。

截至目前,全球汽车产业“芯荒”仍在进一步加剧。3月24日,有知情人士透露,“韩国现代汽车因为芯片短缺问题,将从4月开始中断生产”。此外,本田汽车由于各种供应链问题,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大部分工厂将停产时间延长一周,至3月29日;丰田汽车也表示,将削减其在美国肯塔基州、西弗吉尼亚州以及墨西哥工厂的产量。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冠疫情大流行导致智能手机,电视和计算机所需的芯片订单激增,一定程度上了抢走了汽车行业所需要的芯片。此外,国外车载芯片期供应状况频出也是重要因素。2月13日晚间,日本地震导致全球主要芯片供应商——瑞萨电子生产受到影响;2月中旬,美国德州寒潮引发大面积停电,半导体厂商三星、恩智浦、英飞凌等被迫停产;3月19日,瑞萨电子工厂发生严重火灾,一部分车载芯片生产线停止运行……

聚焦国内市场,“汽车芯片短缺问题,将对2021年一季度的生产造成很大影响,甚至会继续波及二季度的生产”,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直言。

目前,国内汽车芯片的自主供给能力存在明显短板,不少核心芯片主要依赖进口。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为475亿美元,而我国自主汽车芯片产业规模不到150亿元。更引人担忧的是,2019年,我国车用芯片进口率超90%,先进传感器、车载网络等关键系统芯片过度依赖进口。

在此背景下,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提出提升国产芯片的相关议案和建议。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代表建议,“在消费级芯片企业的扶持政策基础上,加大对车规级芯片行业的扶持力度,使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愿意用、敢于用、主动用’。”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则建议,制定国产车载芯片技术路线发展纲要、成立芯片创新发展台,同时在产业链生态上给与政策鼓励以及资金支持,推动芯片生态与部件生态、整车生态融合发展。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期召开的汽车芯片供应问题研讨会上也强调,汽车芯片是关乎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器件,是汽车强国建设的关键基础,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远结合、系统推进,提升全产业链水,有力支撑汽车和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关键词:蔚来 停产 汽车 芯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