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正文

热推荐:重庆南川:科技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2025-09-25 10:27:02来源:新华网

9月23日,在金佛山黑叶猴远程视频监控点,工作人员李新在检查观测设备。

位于重庆市南川区的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片占地4万多公顷的生物多样性宝库,目前保护区内已记录维管植物4016种,野生脊椎动物465种。


【资料图】

近年来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针对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银杉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为代表的珍稀物种引进科技手段建立立体化生态监测网络和体系,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借助科学方法和技术设备的有力支撑,黑叶猴种群数量从2015年的21群150余只增加到目前的23群180余只,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银杉人工繁育幼苗成活率从不足10%提高到80%以上。

目前,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规划建设生态廊道,连接碎片化栖息地,进一步运用科技手段打造区域生态保护的智慧平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经验。

9月22日,在银杉群落监测样地,工作人员李新在检查调试监测系统。

9月23日,工作人员李新(左)、王泳鳗在安装红外相机。

9月23日拍摄的位于金佛山深处的银杉群落监测样地(无人机照片)。

9月22日,在银杉群落监测样地,工作人员李新(右)、王泳鳗在查看001号银杉的健康状况。

9月23日,在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工作人员李新通过视频分析黑叶猴生活习性。

9月23日,在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工作人员韦冠吾在实验室进行植物繁育实验。

9月23日,在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工作人员李新在通过远程视频监控观测黑叶猴的重点活动区域。

9月22日,在金佛山珍稀植物园,工作人员王泳鳗在为人工繁育的银杉幼苗浇水。

这是9月22日拍摄的人工繁育的银杉幼苗。

9月22日,在银杉幼苗野外回归地,李新(右)、王泳鳗在测量记录银杉幼苗生长情况。

9月22日,在银杉群落监测样地,李新在记录野生银杉幼苗生长情况。

9月22日,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悬崖上的水渠前往银杉群落监测样地。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关键词: 最新资讯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