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燃集团总部迁居深圳罗湖 用绿色双碳之“笔”擘画产业新生态
7月25日,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燃集团”)总部大厦启用暨20周年庆典启幕仪式在深圳举行。
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范德繁表示,近年来,中燃集团提供的优质产品和专业服务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罗湖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双方已在物资供应链、电商、绿色能源、智慧城市、城市清洁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并推动燃气碳中和研究院、双碳业务中心等项目落地。在此基础上,双方还将在绿色能源、智慧城市运营等业务持续深化合作。
“中燃集团很荣幸能参与到深圳与罗湖的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来。”中燃集团董事会主席、总裁刘明辉表示:“中燃的成长与改革开放及深圳这座城市血肉相连。敢闯敢试、追求卓越的深圳精神,在中燃二十年的探索和跋涉中,得到了充分印证和展现。未来中燃将立足深圳总部,紧抓湾区机遇,深耕全国市场,促进国际合作,践行企业责任,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深圳当前正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包容开放的理念、强大的区位优势和利好的服务政策,可为中燃集团的业务拓展和布局提供广阔平台。而中燃集团亦可乘势优化上下游资源配置、挖掘全业态增长潜能、打造高精尖人才队伍,在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为建设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提供新动能。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中国最大的跨区域综合能源供应及服务企业之一,中燃集团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构建了以管道天然气业务为主导,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车船燃气、暖居、新能源、配售电充电站以及燃气设备、厨房用具制造、网络电商并举的全业态发展结构。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中燃集团当期实现天然气售气总量367亿立方米,同比大幅增长17.6%;总收入增长26.1%至882.3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核心溢利录得80.5亿港元。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动,我国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的步伐势将加快。作为行业龙头,中燃集团正以“绿色城市运营商”作为全新定位,稳步向绿色低碳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转型。
事实上,中燃集团数年前便以前瞻性的战略规划,使业务布局与双碳目标紧密相连,推进自身业务向低碳高效转型,并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打造了行业低碳发展标杆:自2016年起,中燃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治理大气污染号召,开展“气代煤”工程,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截至 2022年3月底已接驳用户约800万户。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中燃集团还创新寻求气电耦合模式,更首创智能微管网技术,高效推进农村能源清洁替代和转型发展。自2017年至今,中燃集团已帮助国家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3亿吨,相当于一年为地球种植163.9亿棵树。
今年6月,中燃集团发布了“碳中和行动报告”,明确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净零碳排放路线,并承诺2030年碳排放强度较2021年降低50%、2030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
在绿色低碳和能源技术创新领域,中燃集团已颇有建树。据中燃集团介绍,其综合能源服务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技术的耦合应用:源侧采用污泥发电、分布式光伏等各类可再生能源技术形成源侧网;网侧以虚拟电网的概念,从中燃多年深耕的售电领域,不断打通源侧和负荷侧的物理阻隔;从储侧则加大储能技术的使用,包括电化学蓄电、物理蓄电、盐溶蓄热、冰蓄冷等,为能源供应侧的调峰调频形成快速的响应能力;荷侧则成为“源-网-储-荷”这条能源生态链的最终指向。通过以上技术的耦合应用,中国燃气可为用户提供全面专业的用能解决方案,精准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运营过程碳排放。
除了运用技术手段构建低碳生态链,中国燃气还打造了绿色产业朋友圈。公开资料显示,中燃集团已和中石化、中海油、隆基股份、百度、环交所、东风集团、三峡集团等行业巨头及单位展开业务合作,整合优势资源,优化绿色供应链体系,实现“1+1>N”的聚合效应。
此外,中燃集团在零碳能源系统、绿色先行示范区体系、低碳工业园区、生态碳汇、碳足迹碳捕捉碳核查等方面积极进行实践和摸索,通过构建双控双碳数字化平台赋能零碳智能产业生态体系,在服务国家“双碳”目标的同时,让企业朝着智慧、绿色的方向转型。
“中国燃气将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资源优势,为国家‘碳中和’目标及全球的气候变化行动贡献力量。”中国燃气董事会主席、总裁刘明辉表示,“我们深知,只有采取切实行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我们除了要求自身实现运营层面的碳中和,也将携手上下游共同迈向低碳、可持续且更具韧性的未来,打造‘合纵连横’的低碳生态圈。”
未来,中国燃气将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充分发挥自身在能源管理、技术和服务网络等领域的优势,积极与政府和各界开展合作,共同打造绿色低碳生态圈,助力国家双碳事业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绿色美丽新世界持续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热资讯!大部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大风、2023-01-11
- 环球快报:券商员工违规炒股 监管出手清理2023-01-11
- 【环球报资讯】2022年新能源车渗透率翻番 2023-01-11
- 政策利好频发 房企流动性紧张趋缓2023-01-11
- 每日看点!明星私募展望2023年投资:一个值2023-01-11
- 【当前热闻】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月11日2023-01-11
- 环球即时:艾隆科技:1月10日获融资买入27.2023-01-11
- 全球今日讯!青云科技:1月10日融券卖出金2023-01-11
- 西力科技:1月10日获融资买入29.88万元2023-01-11
- 空客2022年共交付661架民用飞机2023-01-11
- 宝马去年在华纯电动车销量增长91.6%2023-01-11
- 【环球速看料】中科软董事长左春: 稳健“2023-01-11
- 要闻:传艺科技:已向两轮车和储能客户送出2023-01-11
- 天天热议:华龙证券IPO获受理2023-01-11
- 要闻速递:平安i贷贷款逾期21年多久上征信2023-01-11
- 捷报!中国长城擎天EF860双路服务器成功斩2023-01-10
- 从香气重新定义云南茶饮的代表作——麒麟大2023-01-10
- 微动态丨盛迅达拟出售对华立科技全部持股 2023-01-10
-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卖出0.06亿 内资无惧2023-01-10
- 环球新动态:田野股份:目前与汇源无合作,2023-01-10
- 新城发展:新城控股2022年累计合同销售金额2023-01-10
- 城投“惊雷”:谁为托底者托底?2023-01-10
- 天天微资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22年各车2023-01-10
- 百度李彦宏:自动驾驶率先进入商用的很可能2023-01-10
- 当前资讯!百度李彦宏:交通网络智能化改造2023-01-10
- 杭州市委书记刘捷调研蚂蚁集团等企业2023-01-10
- 焦点观察: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特斯拉降价2023-01-10
- 南充冬菜(宜宾芽菜配燃面味道一绝!本溪豆2023-01-10
- 北京天宁寺(天宁寺桥下空间提升利用试点探2023-01-10
- 【环球新视野】公司前线|岭南股份新增“数2023-01-10
精彩推荐
- 热资讯!大部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大...
- 要闻速递:平安i贷贷款逾期21年多久上征...
-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卖出0.06亿 内资无...
- 城投“惊雷”:谁为托底者托底?
- 世界今热点:豪宅市场冰火两重天,透露一...
- 天天百事通!华润置地获授35亿港元定期...
- 上市房企重组首单细节曝光 陆家嘴三年...
- 今亮点!新城控股:2022年商业运营收入10...
- 招商蛇口开年“动刀”,重仓城市重新布阵
- 天天最新:吉大正元: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
- 【天天新要闻】禹洲集团2022年销售额356...
- 央行:2022年住户贷款增加3.83万亿元
- 天天观焦点:远洋集团2022年协议销售额1...
- 前沿热点:央行: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
- 全球快看点丨强冷空气来袭!多地气温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