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聚焦 > 正文

亚洲未来集团CEO:这一领域要塑造社会与民众的“集体共识”

2022-07-20 10:18:14来源:榕城网

中国“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已基本完成,对于碳中和,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大家仍并不清楚何为碳中和,碳中和到底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普通民众能为碳中和做什么,企业的日常运行需要改进哪些?

对此,亚洲未来集团CEO James Hill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首先,诸如普通民众能为碳中和做什么这类问题,中国需要有更深入、更普及、更持久的大众传播与社会教育,需要全方面升级社会观念。要让全社会知道实现碳中和不只是政府或能源行业的事,普通人作为公民、消费者、雇员同样能够发挥作用,各行各业的企业都会是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主力军,而中小微企业作为最基础的社会组织也能够从中受益。

其次,James认为,中国各地方应当尽快推出“零排放计划”,优先采用低碳、节能化产品,逐步淘汰高耗能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并通过税收减免、贷款担保及其他绿色金融工具与政策激励,打造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低碳技术推向市场的政策环境。

第三,增大低碳与节能减排科研投入,营造全社会浓厚的、可持续的碳中和技术创新氛围。James强调,碳中和的科技创新伴随着国际竞争,中国需要总结在其他领域的优势及经验,也急需汲取在诸如芯片等高科技领域不足的缺憾。

第四是强化市场投入,打造公正竞争高效的低碳市场环境。James表示,这一点考察的是市场整体的建设水平,要求法律法规、市场整合、交易平台、行业覆盖、定价机制、反腐审计等诸多方面的建设和投入。

第五是增加风险管理投入,构建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管理体系。碳中和将倒逼全社会绿色转型,势必促进各行业资产价值重估,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一定程度放大金融体系的风险。就国外经验来看,多国都将相关领域政策纳入到货币政策框架与金融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中。因此,中国也非常有必要吸取经验,降低绿色不良资产容忍度,开发金融机构的ESG产品,出台更多的监管和对应扶持政策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对生态环境改善、碳中和实现进程的重要投资。

最后,James Hill总结道,“双碳目标”在中国的实现,远远要比其他发达国家的难度与阻力更大,中国需要投入与付出的也远比其他国家多,而这种投入的回报,也必将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