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发致新IPO:不是“现金奶牛”却被当做提款机 连环资本运作为规避分拆上市
出品:上市公司研究院
2022年12月30日,深交所发布了修订的《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新增几项创业板定位的量化指标,同时增加了限制在创业板上市的几类行业。该规定在发布之日立即实施,且2020年6月的旧规同时废止。
新增的量化指标主要包括营收增速、研发费用金额及增速。我们对创业板在审的338家(截至1月16日,不含已终止及已发行项目,下同)拟IPO企业进行复核,发现有43家企业不满足新修订的量化指标。
(资料图片)
需要指出的是,剩余295家企业并不一定符合创业板定位,因其还需要满足“三创四新”的定性指标。
在43家不符合创业板定位量化指标的企业中, 28家公司研发费用不达标,其中包括唯一一家营收过百亿元的公司——建发致新。
公司沦为大股东“提款机”?
招股书显示,建发致新前身为致新有限,成立于2010年。公司成立以来,控股股东和实控人频繁更换,至少更换了5位控股股东。
2019年12月,建发医疗收购建发致新51.02%股权,斥资8.3亿元。截至目前,建发医疗仍持有建发致新51.02%的股份,为控股股东。
值得关注的是,建发医疗与A股上市公司建发股份(600153)都为建发集团旗下的控股公司。
但颇为神奇的是,建发医疗在成为控股股东后不久,建发致新2021年4月便收购了建发股份持有的维尔医疗100%的股权,交易对价高达3.45亿元。
资料显示,德尔医疗主要从事医疗器械分销业务,主要经营体外诊断试剂和普通外科耗材产品。而建发致新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并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等服务,两者的结合具备相关性。同时,收购也可以为建发致新IPO扫清同业竞争这一审核障碍。
建发医疗先收购建发致新51%股权,建发致新再收购建发股份旗下的德尔医疗,先后两次向厦门国资委申报审批,两次评估、尽调,耗费的时间、金钱要比一次性收购多。
但令人不解的是,建发集团完全可以通过建发股份收购建发致新51%股权一次性完成,省时省力省钱还减少同业竞争,为何还要通过建发医疗这一主体完成连环资本运作?
答案或在于“A拆A”上市有着严格的限制。2019年6月建发医疗计划收购建发致新时,“A拆A”实际上并没有配套规则。按照最新规则,果是建发股份收购建发致新51%的股权,那么建发致新3年内不得独立IPO。换言之,如果建发股份收购建发致新51%股权,最早在2022年12月启动IPO,到正式发行股票至少再需要两三年时间。
无论建发致新的直接控股股东是谁,其先后被买来买去再IPO,会被外界质疑是资本运作的工具。尤其是建发致新在IPO前夕还收购了维尔医疗100%的股权,被外界质疑为“买业绩”冲刺IPO。
2022年上半年,建发致新归母净利润为0.73亿元,而维尔医疗便贡献了0.34亿元,占比近五成。
建发致新“工具人”的质疑还体现在其自身的微弱利润(或现金流)被无情拿走。
2019-2021年、2022年上半年,建发致新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1.6亿元、1.67亿元和0.73亿元。2020年,公司净利润大降30%,可公司却分走0.97亿元,占一半以上。
来源:招股书
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在公司净利润没有恢复到2019年水平的情况下,建发致新仍进行了巨额分红,分红总额同样超过了净利润的一半。
值得关注的是,建发致新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2019-2021年、2022年上半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8.7%、82.43%、86.94%、87.59%,一路攀高。但在负债率逼近90%的情况下,建发致新为何还要大额分红,进而间接提升负债率?
有意思的是,建发致新2019年没有分红,在建发医疗入主后的所有会计年度,公司都进行了巨额分红。按照持股比例算,建发医疗合计拿走约1.16亿元。
在建发医疗入主建发致新后,后者净利润整体上大幅降低,负债率急剧攀高,可高比例分红却从未缺席。有投资者认为,建发医疗不仅把建发致新当做资本运作的工具,还当做“提款机”,尽管建发致新并不是“现金奶牛”。
2019-2021年、2022年上半年,建发致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03亿元、-0.01亿元、-7.33亿元、-5.22亿元。加上畸高的负债率及有息负债,建发致新非但不是“现金奶牛”,还是“资本漏斗”。
正如上文所述,建发致新在建发医疗成为控股股东后,公司多项主要财务指标皆恶化,可公司却在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为股东们高比例分红。
百亿营收并非研发驱动 核心技术人员仅1人
近日,深交所创业板定位新规的出台,给了连环资本运作的建发致新一记重拳。
2019-2021年、2022年上半年,建发致新研发费用金额(与研发投入金额一致)分别为354.14万元、270.35万元、479.15万元和308.85万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0.05%、0.03%、0.05%、0.06% 。
建发致新2021年的研发费用没有超过1000万元,合计也没有超过5000万元,因此未达标。当然,公司2022年可以将研发费用增至1000万元以上,这样也满足了三年复合增长率超15%的要求。但研发费用的突然增加,会令人质疑突击美化指标,况且公司本就不是靠研发驱动的。
招股书显示,建发致新是一家为医疗器械流通商,同行可比公司包括国药控股、上海医药(601607)、华润医药、九州通(600998)、嘉事堂(002462)等。
研究认为,医疗器械流通商最主要的驱动力来自市场渠道、资金等,研发并不是主要因素。
公司不仅研发费用低,研发费用率更是低到“没朋友”。建发致新2021年的营收都超过了100亿元,但研发费用不到500万元,研发费用率不足0.05%。
显示,在所有排队的创业板IPO企业中,2019-2021年研发费用率皆低于万分之六的企业仅建发致新一家(研发费用为0的不计入)。
建发致新的研发人数也体现了其对研发的需要程度。2022年上半年末,公司研发人员有43人,占员工总数的3.66%。其中核心技术人员仅吴莎莉一人。
营收过百亿可研发费用却不足500万元,员工超千人可核心技术人员就1人的建发致新,创新成色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2月7日2023-02-07
- 全球最资讯丨万家基金将成中泰证券控股子公2023-02-07
- 出境团队游试点恢复 上市公司推多样化产品2023-02-07
- 全球观天下!无业务收入未开展合作 多家公2023-02-07
- 每日看点!假冒上市公司事件频出 众筹集资2023-02-07
- 天天通讯!皇氏集团加速跨界押宝钙钛矿电池2023-02-07
- 环球视讯!别知己简谱歌谱完整版_别知己简2023-02-07
- 【环球财经】英国央行官员释放利率上升言论2023-02-07
- 环球短讯!扬州金泉:提供更多可能性 为全2023-02-07
- 全球微资讯!巴比食品“炒股”致净利降近三2023-02-07
- 坤泰股份: 聚焦汽车内饰件 提升行业优势2023-02-07
- 税务部门曝光一批涉税案件2023-02-07
- 【天天聚看点】三步清蒸鲈鱼2023-02-07
- 当前视点!云海金属获30家机构调研:青阳项2023-02-06
- 每日热点:建业地产1月物业合同销售额28.712023-02-06
- 中原建业1月在管项目合约销售13.67亿元,同2023-02-06
- 2023年安徽省将新增城市“口袋公园”200个2023-02-06
- 江山欧派及江山转债被评级机构列入关注2023-02-06
- 焦点简讯:网传“禁酒令”引白酒股下跌 白2023-02-06
- 观察:【财经分析】北向流入放缓是“意料之2023-02-06
- 机器人:公司半导体装备业务扩展速度明显2023-02-06
- 南京举办2023年首场土地招商推介活动2023-02-06
- 当前快看:绿城中国:1月总合同销售金额约132023-02-06
- 魅族20系列已经入网,新机将搭载UWB功能2023-02-06
- 每日速讯:2022年科创板IPO终止40家 因财2023-02-06
- 法拉第未来达成1.35亿美元融资 FF 91 Fu2023-02-06
- 家庭性教育从父母自我学习提升起步2023-02-06
- 焦点快播:东北证券遭证监会立案,涉嫌保荐2023-02-06
- 世界快资讯:雷声滚滚!5家A股公司接连被立2023-02-06
- 环球头条:融创中国:1月合同销售额约72.3亿元2023-02-06
精彩推荐
- 环球视讯!别知己简谱歌谱完整版_别知己...
- 税务部门曝光一批涉税案件
- 【天天聚看点】三步清蒸鲈鱼
- 每日热点:建业地产1月物业合同销售额28...
- 中原建业1月在管项目合约销售13.67亿元,...
- 2023年安徽省将新增城市“口袋公园”200个
- 南京举办2023年首场土地招商推介活动
- 当前快看:绿城中国:1月总合同销售金额...
- 家庭性教育从父母自我学习提升起步
- 环球头条:融创中国:1月合同销售额约72.3亿元
- 世界微速讯:保利发展拟23亿打包转让12...
- 环球时讯:大唐集团终止出售厦门盛善领...
- 刷牙时刷舌苔好不好用_刷牙时刷舌苔好不好
- 保利置业:1月合同销售额约49亿元,同比增105%
- 当前头条:中国海外发展:1月合约物业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