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下滑超七成,“乳酸菌第一股”均瑶健康动力不足了
4月25日晚,均瑶健康(605388)发布业绩报显示,该公司2022年一季度营收、净利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净利润下滑幅度为71.6%。记者梳理均瑶健康业绩发现,自2020年8月上市以来,该公司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净利下滑,其曾依仗的乳酸菌大单品“味动力”也成了业绩拖累。2020年开始,均瑶健康不仅收购饮品公司布局矿泉水赛道,还着手培育益生菌产品和玻尿酸热门赛道,以期寻找到新的增长点。
营收净利双降
一季度净利下滑超七成,均瑶健康难掩业绩颓势。
均瑶健康披露一季报显示,该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5亿元,同比下降2.3%;实现归母净利润1827.4万元,同比下降7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67.86万元,同比下降75.43%。
对净利大幅下滑,均瑶健康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是公司持续对产品和渠道投入,导致费用增加;部分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导致产品成本,本期受疫情影响,部分订单、部分工厂无法发货,运输成本增加等原因,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
上述影响在均瑶健康各项营业数据中也有所体现。从各项营业数据来看,均瑶健康面临现金流下滑、费用率攀升的压力。数据显示,均瑶健康一季度营业成本为1.6亿元,同比上升15.8%,毛利率下降10.4%;期间费用率为24.9%,同比升高11.1%;此外,经营性现金流由2558.6万元下降至.6亿元,同比下降737.8%。
公开资料显示,均瑶健康是均瑶集团旗下继吉祥航空(603885)、爱建集团(600643)、大东方(600327)后的第四家上市公司。上世纪90年代初即进入乳制品及含乳饮料行业,2011年起,该公司推出“味动力”迈入含乳饮品中的常温乳酸菌市场,并以此为主营业务,是国内最早生产与销售常温乳酸菌饮品的品牌企业之一。2020年8月,公司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被誉为“常温乳酸菌第一股”。
不过,自均瑶健康登陆资本市场以来业绩并不乐观,已连续两年净利润下滑。2020年,均瑶健康上市首年就出现业绩下滑,净利下降27.6%;2021年实现净利1.47亿元,同比下降31.26%,净利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
对于上述业绩下滑原因以及未来的改善措施,记者发邮件采访均瑶健康,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核心业务拖后腿
除上述各项成本增加外,均瑶健康曾依仗的乳酸菌大单品“味动力”发展也并不乐观。
均瑶健康主营业务是含乳饮料中常温乳酸菌饮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打产品为“味动力”乳酸菌饮品。数据显示,2017-2019年,均瑶健康乳酸菌饮品销售收入占比均在95%以上。
但上市之后,均瑶健康主营业务却接连受挫。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均瑶健康乳酸菌饮料业务营收分别下滑35%和2.09%。从最新一季度来看,均瑶健康乳酸菌饮品营收为1.73亿元,同比下滑22.99%。
在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看来,均瑶健康主营业务营收不景气,净利润持续下滑,一定程度说明该公司产品竞争力不强、产品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激烈时不足以获得消费者青睐。
乳酸菌饮料收入的萎缩,一定程度上跟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关。在常温乳酸菌市场,均瑶健康不仅面临优乐多、小样、小洋人为代表的专业乳酸菌品牌,还要应对乳业巨头伊利、光明的入局。均瑶健康在2021年年报中也表示,“除了本公司的‘味动力’系列产品外,目前市场上还有畅意、娃哈哈等一线品牌以及众多二三线品牌,行业竞争分化明显”。
在核心产品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从2020年开始,业绩不佳的均瑶健康开始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不仅发力矿泉水、益生菌产品,还有意布局玻尿酸赛道。
2020年12月,均瑶健康宣布与微康益生菌(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三年战略合作协议,布局益生菌产品;随后不久,2021年均瑶健康宣布,拟收购湖北三座山饮品有限公司至少70%股权,推出名为“恩赐”的天然矿泉水;此外,有报道称,2021年均瑶集团总裁、均瑶健康董事长王均豪还曾透露玻尿酸食品即将面市。
记者查询均瑶健康旗下味动力天猫旗舰店,目前,均瑶健康相关益生菌产品、恩赐矿泉水都已经上架,但玻尿酸相关食品无法搜索到。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均瑶健康开拓的矿泉水、益生菌和玻尿酸食品都是目前食品行业热门赛道,但行业红利不等于企业红利。均瑶健康主力产品“味动力”的渠道主要是三四线城市,而其新拓局的产品多以一二线消费群体为主,与其原有渠道并不匹配。此外,上述领域也早已是强敌环伺,矿泉水有农夫山泉、怡宝等巨头拦守,玻尿酸、益生菌也是新锐品牌林立,均瑶健康想从中分羹不易。
“开辟新产品是为了找到新的增长点,但这些新领域也都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也不足以构成成长第二曲线。”沈萌也表示。
记者郭秀娟王晓图片来源:味动力天猫旗舰店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净利润下滑超七成,“乳酸菌第一股”均瑶健2022-04-26
- 大业股份2021年营收超41亿元同比增长近35%2022-04-26
- “一体两翼”战略持续推进 盘龙药业2021年2022-04-26
- 2021年营收利润双高增 山东路桥驶入持续增2022-04-26
- 新零售布局逐渐发力海南投资蓄势待发 丽尚2022-04-26
- 巨一科技2021年营收同比增42.06% 新能源汽2022-04-26
- 巨一科技: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1.23亿元 2022-04-26
- 光威复材:设定四年净利润翻倍行权目标 股2022-04-26
- 山东药玻:2021年实现营收38.75亿元 同比2022-04-26
- 港股房地产板块走高:旭辉控股集团涨超8%2022-04-26
- 杭州集中供地:成交总价826.76亿,平均溢价率2022-04-26
- 中国海外发展:第一季度利润为71.6 亿,同比2022-04-26
- 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84.0万亿元,同比增2022-04-26
- 增量研究院院长张奥平:央行降外准,人民币2022-04-26
- 降准落地释放5300亿元资金,宽信用仍需政策2022-04-26
- 英国政府宣布将取消从乌克兰运往英国的商品2022-04-26
- 中公教育隐瞒关联交易拟遭处罚 投资者维权2022-04-26
- 三七互娱高开涨停: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2022-04-26
- 天奇股份:一季度净利润同比翻倍增长 锂电2022-04-26
- 岩石股份去年净利增672% 前十股东无基金近2022-04-26
- 中国重汽一季报发布,市占率再创历史新高!2022-04-26
- 汉嘉设计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23.17% 政策利2022-04-26
- 国网英大:投资收益同比减少2.45亿元导致一2022-04-26
- 盛达资源:2021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71.59%2022-04-26
- 柯利达成立新能源公司,经营范围含发电技术2022-04-26
- 国美回应拖欠惠而浦货款:不存在延迟支付货2022-04-26
- 晶赛科技:2021年实现净利润6549.80万元 2022-04-26
- 中材科技获1家机构调研:我们会加快玻纤新2022-04-26
- 【异动股】煤炭行业板块下挫,辽宁能源(6002022-04-26
- 【异动股】美容护理板块拉升,科思股份(3002022-04-26
精彩推荐
- 港股房地产板块走高:旭辉控股集团涨超8%
- 杭州集中供地:成交总价826.76亿,平均溢...
- 中国海外发展:第一季度利润为71.6 亿,...
- 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84.0万亿元,同...
- 增量研究院院长张奥平:央行降外准,人...
- 降准落地释放5300亿元资金,宽信用仍需...
- 英国政府宣布将取消从乌克兰运往英国的...
- 【异动股】煤炭行业板块下挫,辽宁能源(...
- 【异动股】美容护理板块拉升,科思股份(...
- 【异动股】宁组合板块拉升,华熙生物(68...
- 【异动股】退税商店板块拉升,广百股份(...
- 北京市土地二级市场首宗划拨国有建设用...
- 大悦城地产(00207.HK)附属人民币15.57亿...
- 【异动股】酿酒行业板块拉升,天佑德酒(...
- 北大国发院姚洋:建议有实力租房企业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