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经济 > 正文

三劲合一”打出降碳“组合拳”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今亮点

2025-07-25 11:02:47来源:中国化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双碳”战略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化工企业实施节能降碳行动是响应《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中“石化化工行业能效标杆水平提升”要求的必然选择。因此,新洋丰(000902)“三劲合一”,打出一套降碳“组合拳”。

一是用好技术创新的“巧劲”。降碳的核心在技术,化企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打破瓶颈。新洋丰在合成氨厂技改项目中,投资17.3亿元引入先进的水煤浆气化工艺,配套低压氨合成系统与硫回收装置,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合成氨高能耗模式。项目投产后,新洋丰吨氨耗电量从1650千瓦时降至400千瓦时,产能提升了3倍,实现“增产不增碳”的跨越式突破。

二是展现资源再利用的“韧劲”。磷石膏作为磷化工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长期以来以堆存方式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存在环境风险。近年来,新洋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多元化综合利用。比如制成路基材料和建筑石膏板,替代传统水泥、石灰等高碳足迹材料,避免天然石膏开采带来的生态破坏,降低运输成本;加工成生态修复材料用于矿山填埋,助力生态环境修复;调配成“土壤营养餐”,用于盐碱地改良,改善土壤结构。这种“无害化处理+多元化应用”,不仅破解了磷石膏堆存的难题,更形成了显著的间接降碳效应,成为产业降碳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协同力量。

三是发挥数字赋能的“智劲”。降碳要算得清、控得准,离不开数字化的“火眼金睛”。化工流程涉及原料消耗、能源转化、反应排放等环节,碳排放不仅来自直接燃烧,还隐藏在设备运转、废料处理等间接过程中,数字化升级可以让每吨产品的碳排放量算得清、控得准。比如新洋丰为攻克硫酸焙烧环节的风量、炉压、含氧量与炉温互相干扰的行业难题,在硫酸“零手动”项目中开发自控技术,以数字技术优化生产参数,解决人工调控的低效与波动问题,将焙烧炉温波动从±15℃压缩至±2.5℃,使原料燃烧更充分,减少了二氧化硫逃逸与残硫污染,降低了原料与能源单耗。

作者: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 吴雨涵

关键词: 财经频道 财经资讯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