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增收不增利魔咒,保利发展依旧无缘前三
(文/张玉 编辑/马媛媛)行业下行的背景下,央企保利也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4月18日,保利发展(600048)发布2021年度报告。年内,保利发展实现营业收入2849.33亿元,同比增长17.2%;不过,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只有273.88亿元,同比减少5.39%。
更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保利发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51亿元,比上年减少了30个百分点。
华东大区业绩持续下滑
保利发展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保利集团房地产业务的运作平台。2006年7月,保利地产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是IPO重启后首批企业中的第一家房地产上市公司。2018年,保利地产更名为保利发展。
2021年,保利发展实现签约销售额5349.29亿元,同比增长6.38%;签约面积3333.0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3%。
对于上半年利润规模出现的收缩,保利发展表示,主要受地产项目利润率下降影响。
2021年,保利发展毛利率为26.8%,同比下降5.79个百分点;净利率13.05%,同比下降3.42个百分点。
“未来随着高价地项目陆续体现,毛利率仍将承压。”保利发展表示。
从具体的区域布局来看,保利发展在兵家必争之地——华东片区营收不理想。2021年,保利发展在华东片区的营业收入为454.2亿元,同比减少2.96%;除此之外,华东片区毛利率为21.23%,是五个片区中毛利率最低的片区。
不止2021年,2020年,保利发展华东片区营业收入467.92亿元,同比减少9.44%;华东片区毛利率减少了10.73个百分点,降至20.28%。
熟悉房地产行业历史的人都知道,保利此前曾经被看作是万科最有威胁力的竞争对手。克而瑞2012年度报告显示,万科以1418亿元的成交金额位居第一位,保利地产当年的成交金额为1018亿元,位列行业第三位。
另据彼时媒体报道,2012年度保利地产拓展土地26幅,计容面积约有980万平方米,获取土地资源平均楼面价为3463元/平方米。而万科2012年新增项目权益面积达1463万平方米、对应地价430.12亿元,楼面均价仅2940元/平方米。仅从全年土地储备数量及楼板价来看,万科明显占优,但由于保利土地储备多数位于一二线城市,因此地域布局优于万科。
从2013年开始,保利一直无缘前三。保利发展第一代掌门人、时任保利发展董事长宋广菊曾在2017年的股东大会上明确表示:“未来两到三年,要重回行业前三。”
不过,保利发展终究未能在两三年内重回行业前三。2012年以后,保利发展掉出行业规模前三,多年维持在第五的位置。2021年,宋广菊正式退休,公司原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刘平接任。在克而瑞发布的2021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榜中,保利发展位列第4位。
高价拿地逆势扩张
为了重回前三,近年来,保利发展也暗暗卯足了劲,拿下了很多高价地项目,甚至一度逆势扩张。
“2021年,房地产市场及土地市场出现一定波动,公司保持投资定力。全年拓展项目145个,新增容积率面积2722万平方米,拓展金额1857亿元。”保利发展表示。
此外,保利发展表示,2021年,22个重点城市实行集中供地制度土地出让节奏发生变化。公司保持投资定力,在竞争激烈的首批供地中不追高、不盲从;在第二批、第三批供地热度下降、市场回归理性时,迅速加大投资力度,获取了广州、南京、厦门等低溢价率的优质地块。全年公司拓展楼面地价为6821元/平方米,同比下降8%。其中,珠三角、长三角拓展金额占比合计为54%,较去年提升7个百分点。
克而瑞日前发布的《2021年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TOP100》排行榜显示,2021年保利发展新增土地货值3995.1亿元,位列排行榜第二位,比第三名万科地产高出54.8亿元。
而尽管保利发展一再强调不追高不盲从,从公司获取的项目来看,不少项目依然具有较高的溢价率。
比如,2021年6月,厦门第二轮集中供地中,保利发展竞得海沧一幅地块,成交价49.7亿元,溢价率24.87%。2021年8月,广东东莞新入市一宗商住地,经过69轮竞价,最终由保利发展旗下的保利(中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约10.93亿元竞得,溢价率约44.5%。2021年9月,深圳第二批集中供地土拍正式开始,保利以23.63亿元+自持30000㎡租赁房竞得坪山区G11329-0102地块,溢价率15%。
逆势扩张也对现金流带来极大的考验。2021年,保利发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51亿元,比上年同比减少了30.38%;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9.87亿元,去年同期为-69.27亿元。
在此基础上,保利发展积极通过融资来补充自己的现金流。年内,保利发展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4.58亿元。保利发展表示,这主要是由于融资规模增加,合作方投入增加所致。
观察者统计发现,2021年报告期内,保利发展发行公司债86.9亿元、中期票据100亿元。公司有息负债规模为3382亿元,综合融资成本约4.46%。
无论如何,在当前的环境下,央企背景的保利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优势。在4月19日举行的投资者大会上,面对投资者两度提及保利2022年销售目标的追问,刘平直言:“为什么我没有直接回答规模一定要排在多少,因为有一些企业可能会退出,这个行业没有一个季度不是在调整的,保利最大的优势是稳健”。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陷增收不增利魔咒,保利发展依旧无缘前三2022-04-20
- 蓝色光标旗下思恩客连续8年荣获“百度五星2022-04-20
- 天坛生物所属武汉血制再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2022-04-20
- 刚刚!“宁王”市值跌破万亿,再创调整新低2022-04-20
- 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智慧IT 助力绿色数字经2022-04-20
- 连花清瘟研发过程只有15天?以岭药业互动平2022-04-20
- 科融环境一季度扭亏为盈 聚焦技术升级换代2022-04-20
- 保利发展:排名晋位与盈利承压2022-04-20
- 天合光能高纪凡:预计到2050年50%的电力能2022-04-20
- 再度发力智慧安防赛道 美亚柏科中标又一城2022-04-20
- 中国建筑一季度累计新签合同额8966亿元增长2022-04-20
- 蕾奥规划2021年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拟10转82022-04-20
- 市值跌破万亿大关,宁德时代称近期将准备发2022-04-20
- 海创药业成功登陆科创板2022-04-20
- 京医通运营方:与北京银行就相关问题进行协2022-04-20
- 实“智”名归!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入选工信2022-04-20
- 远洋集团(03377.HK)附属建议发行增信绿色票据2022-04-20
- 林达控股(01041.HK):将于4月22日被取消上2022-04-20
- 泛娱乐化现象已延伸至日常代步车,车载KTV2022-04-20
- 英搏尔:单管并联技术凸显产品优势,电驱动2022-04-20
- 第九届《生活月刊》国家精神造就者荣誉揭晓2022-04-20
- 第11次荣膺第一!招行信用卡再度问鼎中国品2022-04-20
- 上海最新“三区”划定:封控区涉及人数比首2022-04-20
- 华阳新材:贵金属业务量减少 2021年净利同2022-04-20
- 知名游资“撤退” 中交地产连续三日跌停2022-04-20
- 凯文教育去年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将大2022-04-20
- 中国建筑一季度新签合同额8966亿元 核心业2022-04-20
- 国联证券:调高阳光电源机构评级为“买入”2022-04-20
- 熊猫乳品2021年扣非净利润增长15% 全面挺2022-04-20
- 创维集团升超7% 撇除公允值变动事项,兴业2022-04-20
精彩推荐
- 远洋集团(03377.HK)附属建议发行增信绿色票据
- 林达控股(01041.HK):将于4月22日被取消...
- 上海最新“三区”划定:封控区涉及人数...
- 紫金矿业:拟认购仙乐都矿业股权以获蒙...
- 中国铁建(01186.HK)一季度新签合同额为...
- 泰凌医药(01011.HK)停牌
- 绿色动力环保(01330.HK)第一季度发电量...
- 中石化炼化(02386.HK)首三月新签合同总...
- 中生制药(01177.HK)自研抗肿瘤I类新药“...
- 长沙:限购政策暂未调整,需满12个月社保...
- 新华时评:让纾困政策更快直达市场主体
- 农业农村部:一季度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 一图速览: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看点前瞻
- 人行和银保监会:充分发挥多项结构性货币...
- 融创房地产:被强制执行超38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