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小理”2月交付量集体下滑,加速扩充电池供应商…增资欣旺达,造车新势力补“缺电”短板
本文共1586字
记者 刘敏
3月1日,蔚来汽车、小鹏汽车与理想汽车纷纷公布2月交付量,造成新势力头部车企排行也由今年1月的“小理蔚”切换成了“理小蔚”。记者注意到,相比1月,3家车企2月的交付量均大幅下滑。
其中,蔚来更是延续过去4个月以来的跌势,继续在“蔚小理”中垫底。 同时,在“蔚小理”等一众车企加速扩充电池供应商的背后,也反映出了车企的电池焦虑。
具体来看,今年2月,理想汽车共交付8414辆理想ONE,同比增长265.8%。理想汽车1月交付了12268辆,2月交付量仅为1月的68.58%。自上市以来,理想ONE累计交付量已达14.48万辆。
小鹏汽车 总交付6225辆,同比增长180%,环比下降51.8%。就单独车型来看,小鹏P7交付3537辆,小鹏P5交付2059辆,小鹏G3系列交付629台。自交付以来,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近16万辆。
除有春节因素的影响,制造基地改造和零部件短缺等也是导致交付量下降的原因。小鹏汽车表示,“在1月底至2月春节假期期间,我们对肇庆基地进行了技术改造,现已按计划于2月中全面恢复生产,更高的生产效率将进一步助力大量在手订单的加速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汽车已连续5个月在“蔚小理”中垫底。
数据显示,蔚来汽车2月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6131辆,同比增长9.9%。今年1月,蔚来交付新车9652辆,2月交付量仅为1月的63.52%。截至2月底,蔚来累计交付18.29万辆智能电动汽车。
对于2月交付量大幅下滑,蔚来汽车表示,主要因为春节假期工厂停工,而且2月生产了一些ET7样车、展车和试驾车。据悉,蔚来自动驾驶旗舰轿车ET7,作为NT2.0平台的首款产品,将于3月28日开始交付。
从2021年前三季度来看,蔚来的营业总收入为262.36亿元,同比增长173%,蔚来的收入规模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仍居“蔚小理”之首。而小鹏和理想近几年来的成长非常快速,给蔚来带来了竞争压力。2019年,蔚来的收入规模是小鹏的3倍,如今这一差距在迅速缩小。与此同时,蔚来是三者中营收最高的,同时亏损也最大。蔚来2021年前三季度的净亏损为83.93亿元,小鹏和理想的亏损分别为35.76亿元和6.17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的前期研发成本非常高,且盈利周期较长,高额的费用支出是新能源车企亏损的主要原因。截至目前,仅理想汽车披露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2021年年报。2021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车营收106.2亿元,同比增长156.1%;净利润2.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4.88%。公司全年实现营收270.1亿元,同比增长185.6%;全年净亏损3.22亿元,较2020年的亏损额扩大111.9%。
此外,哪吒汽车2月依旧保持强劲势头,交付量达7117辆,超过了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同比增长255%。哪吒汽车今年以来累计销量达18126辆,同比增长332%。
今年,小鹏汽车正式纳入港股通,成为首个进入港股通的造车新势力。
近日,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FO李铁,在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业绩说明会上透露,理想汽车将于今年3月7日纳入恒生科技指数,并预计于3月中旬左右进入深港通。
2月28日,蔚来宣布公司已通过香港交易所聆讯,计划于3月10日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至此,蔚来、小鹏、理想将齐聚港交所。
尽管资本市场一直是造车新势力的第二战场,但交付量才是真正的“硬指标”。随着电动车涨势大好,作为电动车的“心脏”的电池,其供应也产生了较大缺口,因此,电池也成了限制智能电动汽车交付量的一大关口。
记者注意到,2月24日,欣旺达(300207)披露增资公告,由19家企业、资本机构共同增资,总金额高达24.3亿元。
增资完成后,欣旺达的注册资本增加12.37亿元至63.25亿元,19家投资企业获得其子公司欣旺达汽车电池19.55%的股份,其背后不仅聚齐了“蔚小理”,还不乏多家头部传统车企的身影,包括上汽金石、广祺欣电、信之风/东风交银,它们分别关联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和东风汽车(600006)。3月1日晚间,欣旺达公告称,子公司欣旺达汽车电池将在珠海投资120亿元,建设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蔚小理”等一众车企共同助推电池制造商欣旺达在动力电池赛道前进,恰恰折射出车企的电池焦虑。 翼虎投资研究员周佳指出,“在新能源时代,优质的动力电池始终是车企甚至所有人的‘焦虑’。宁德时代(300750)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占一半以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新能源汽车公司为了降低造车成本,都在以合资或投资的方式争抢电池企业。”
今年1月,欣旺达副总裁梁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希望(动力电池业务)达到消费类电池业务的同等规模,目标是要做到国内前三。”但是,发力动力电池业务,已使得欣旺达业绩承压。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欣旺达动力电池业务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6亿元、-3.05亿元、-6.07亿元和-4.03亿元。因此,短期来看,欣旺达并不会对动力电池领域的格局形成多大影响。
展望未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022年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充分竞争的一年。”据乘联会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渗透率为22%左右。因此,这也将是智能电动汽车竞争加剧的一年。造车新势力不仅要能“烧钱”,还要达到“硬指标”,才能多“出货”、成为一众车企中的领跑者。
编辑|陈雨禾 审核|廖小涛
本文为| jrtzb028(微信号) 原创文章 |
商务合作:028-86968491、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蔚小理”2月交付量集体下滑,加速扩充电2022-03-02
- 天合光能: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致资产负债率2022-03-02
- 恒而达:黄石工业园区智能装备制造项目(1#2022-03-02
- 【公司前线】悦安新材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从2022-03-02
- 万科2月销售额293.7亿,新增3个开发项目2022-03-02
- 阳光城:控股股东被动减持公司股份超过 1%2022-03-02
- 鱼跃医疗:完成多品种智造系统降本增效2022-03-02
- 全国人大代表邹彬:进一步落实推进城市更新2022-03-02
- 重卡市场连续第十个月下滑 新能源重卡表现2022-03-02
- 【环球财经】印度Sensex30指数2日下跌1.38%2022-03-02
- 【环球财经】ICANN将在非洲设立2个根服务器2022-03-02
- 2月证券类私募产品备案量同比下滑超25%2022-03-02
- 2021年下半年中国TMT行业国内IPO活跃 中概2022-03-02
- 俄罗斯多家银行被禁用SWIFT,A股CIPS概念引2022-03-02
- 碧桂园前2月权益销售额691.2亿2022-03-02
- 【公司前线】首航高科关联公司高管发生变更2022-03-02
- 【公司前线】中国中车关联公司高管发生变更2022-03-02
- 【公司前线】三峡旅游全资子公司法定代表人2022-03-02
- 【公司前线】三峡旅游全资子公司法定代表人2022-03-02
- 新城控股2月销售额112.3亿,商业运营收入7.9亿2022-03-02
- 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率先修复价格微涨2022-03-02
- 印度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4.92022-03-02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助力健康中国 唯蜜瘦智能2022-03-02
- 国家能源局:积极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2022-03-02
- 红星发展:大龙锰业电池级碳酸锂产能6000吨2022-03-02
- 成长风格春意融融 景气捕手钟帅谈成长与赛2022-03-02
- *ST数知:再发风险提示 对被立案调查计提2022-03-02
- 日久光电累计回购公司股份655.67万股 约占2022-03-02
- 上海银行业绩快报:2021年实现净利润220.422022-03-02
- 佳都科技董事长刘伟:将加大探索数字孪生等2022-03-02
精彩推荐
- 万科2月销售额293.7亿,新增3个开发项目
- 阳光城:控股股东被动减持公司股份超过 1%
- 全国人大代表邹彬:进一步落实推进城市...
- 碧桂园前2月权益销售额691.2亿
- 新城控股2月销售额112.3亿,商业运营收入7.9亿
- 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率先修复价格微涨
- 印度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4.9
- 消息称中房协摸底房企债务、风险化解等情况
- 国资委:加大国企对房地产、金融等领域投...
- 近40城祭出“组合拳” 楼市政策暖风频吹
- 金地商置(00535.HK)前九个月合约销售额...
- 【权益变动】金科服务(09666.HK)获瑞银...
- 雅居乐:悉数赎回3月到期优先票据
- 【权益变动】浙江沪杭甬(00576.HK)获招...
- 欧元区2月制造业PMI终值略有下调,俄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