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体迸发“中医情” “中医风”吹向海外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随着都市生活各种压力的增加,众多年轻人开始寻求中医养生之道,中医药已逐渐融入日常生活,“中医养生”“艾灸”等中医药专有词汇已经成为健康关键词。《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了解到,青年消费群体迸发的这股“中医情”,催生了相关市场需求,中医养生正逐渐成为大健康领域的热门赛道。以艾灸产业为例,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产业规模超过百亿元,每年正以30%至50%的速度增长。
与此同时,“中医风”正逐步吹向海外,众多在中国学习中医的外国留学生,已成为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使者。
青年群体迸发“中医情”
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调研时了解到,在豆瓣上,带有“中医养生”“艾灸”字样的小组里,聚集了一大批热切学习和讨论艾灸调理的用户,其中最大的小组有超过2万名成员;在小红书上,“艾灸”话题下已有10万多篇笔记,年轻的养生博主们分享着艾灸养生的各种话题。
在都市白领人群中,中医养生正成为新时尚。看中医,吃药膳,开膏方成了许多人保健养生的首选,拔罐、刮痧这些过去受中老年人喜爱的形式,现在也逐渐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
“95后”的王汉生出生在上海,他对中医特别喜爱。他表示,现在的年轻人会喜欢中医,其实就是将养生融入日常生活,而不是“我不太舒服,我要吃颗止疼药”或是“我不太舒服,喝点咳嗽糖浆”。很多年轻人已经认识到,这些“临时抱佛脚”的治疗手段治标不治本,中医是通过长期调养,增进身体健康。他说:“在看医生时,中医会追根究底找出病因,而且(对身体的)‘侵略性’较低。”
青年导演黄凯也比较推崇中医。他发现中医有一套认识疾病的方法,和西医认识疾病的方法不太一样,而且更容易了解。黄凯表示,其实中医的养生道理就蕴含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面。例如,喝姜茶有利于人体排汗、排寒。很多人都喜欢吃完大闸蟹后,喝点姜茶,感觉会很舒服。另外,中医的性价比也比较高。例如,治疗普通感冒,中医往往花费更低。
“现在的上班族,每天都身处电脑前,忙碌起来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不仅脑力消耗巨大,对身体也是个不小的考验。”程序员王璐说:“平时工作太累了,没时间锻炼,颈椎、腰椎等几处特别不舒服,胀痛起来让人受不了。在几个朋友的推荐下,我从网上买了一套拔罐器和按摩板,并照着说明书上的做法进行操作,的确会缓解很多。”
“中医风”吹向海外
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西蒙有着一副典型欧洲人的面孔,来自法国的他,能说一口颇为流利的中文,如今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上课时,他和中国学生一样,身穿白大褂,对着沙袋练习推拿手法。
他硕士毕业论文选定的方向是针灸与五音。为何这位法国人会选择来到遥远的中国学习中医?这一切或许要从他幼时看的电影说起……
“在李连杰主演的一部功夫电影里,主角使用银针和敌人交战,这让我很好奇。”西蒙说。经过一番研究,了解到这部电影融合了武术与中医的元素。“但中医到底是什么?”怀揣着这样的疑问,他选择前往上海中医药大学求学。
学习之后,西蒙认为,中医是一种比较自然的治疗方法,能帮助理解自己的身体,也能更好地帮助、治疗其他人。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两套理论体系相辅相成,可以优势互补。
西蒙说:“我的爸爸患有脑瘤,这一疾病导致他半脸面瘫,我想通过中医为他治疗。”每次回家时,西蒙便会为父亲诊疗一番,“我爸爸的脸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虽然尚未治愈,但越来越好了。”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小目标:“我想在法国开一个属于自己的针灸推拿工作室。”
西蒙的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老师肖彬表示,现在每年都有很多留学生来校学习,差不多每一届就有几百个外国学生。他们通过几年的学习之后,有的又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病救人,或设立私人诊所,使中医的一些诊疗手法和理论在那里“生根开花”。
“中医热”盛行背后的原因
肖彬认为,最近两年中医在年轻人群体中越发盛行,这其中除了新冠肺炎疫情困扰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
首先,中医有时不吃药,但也有明显的疗效,疗效才是硬道理。中医非药物治疗使用器械或手法,发挥着整体功能综合调节和协助人体自然康复的作用,注重医患双方的互动性和方法的实用性、有效性。汪女士是一家外企办公室的文员,长期久坐,颈椎一直不好,还时常出现头晕的症状。经过一些按摩和针灸治疗后,感觉颈椎疼痛得到缓解,头晕也逐渐消失。揣着不吃药的想法,她现在每周去医院做两次推拿。
肖彬还表示,老百姓文化水平的提升对中医的推广也起了一定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养生,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和方法符合这一健康需求。
此外,中医吸取了中华文化的精华,符合文化传统,贴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当老百姓从“春捂秋冻”“冬吃萝卜夏吃姜”等谚语中感受到这里面含有的中医养生道理时,就有了高度的认同感。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医和中医养生绝不是“一个药方走天下”,也需要辨证论治。“中医养生热”不是说中医有多么神奇,更不是说有了中医,就不再需要西医,正当的服用药物也是必要的,不能耽误治疗的最佳时间。另外,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适用于同一种中医疗法,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来进行治疗。
中医养生成为市场热门赛道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健身、养生、保健等健康生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人们越来越舍得在健康上进行投入。
以艾灸为例,有数据统计,目前中国艾灸产业规模超过百亿元,每年正以30%至50%的速度增长,成为医疗健康市场的热门赛道。据统计,在天猫搜索艾灸的人数年均以110%的速度增长,年搜索量超过千万,艾灸已经成为平台上最受欢迎的养生方式之一,占据了60%以上消费规模。
在某网络平台上,记者看到,有几款销量靠前的产品,月销量都在5000件以上。众多消费者留言表示,与以往印象中的产品不一样,现在的艾灸产品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外观更加时尚,因为价格适中,也会再次购买赠送家人和朋友。
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的中医养生赛道非常火热,很多投资人充满期待。随着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产品的标准将会更高,国货新品牌的崛起将成为必然,这些都将成为中医养生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青年群体迸发“中医情” “中医风”吹向海2021-10-13
- 我国“十四五”医保任务单划定 为全民提供2021-10-13
- 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创近7年新高 盘中最高升2021-10-13
- 深圳礼品展上新“缤纷食品馆” 解锁员工福2021-10-13
- 医美板块走强 多公司披露医美产品布局及业2021-10-13
- 10月基金发行市场升温 主动权益类基金依然2021-10-13
- “医美面膜第一股”之争:创尔生物IPO审核2021-10-13
-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我国对外投资稳步增长2021-10-13
- 《佰润丰泽高峰对话: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2021-10-13
- 微众银行走普惠金融发展道路 积极承担社会2021-10-13
- 9月上市车企新能源车销量普遍增长 1-9月渗2021-10-13
- 春风动力17亿元增发落地 春风动力当日下跌2021-10-13
- 医美板块走强 多公司业务版图持续扩张2021-10-13
- 多家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喜人 周期行业新能2021-10-13
- 市场化改革重磅举措落地 扩大市场交易电价2021-10-13
- 央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特色产业发展 大力推2021-10-13
- 国办发文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深入实2021-10-13
- 加码发力稳定工业增长 全力冲刺四季度经济2021-10-13
- 美债收益率上行扰动资金情绪 A股成交额连2021-10-13
- 浙商钭正刚再度出击资本市场 “锦江系”显2021-10-13
- 欢瑞世纪:股东诉讼达成和解2021-10-13
- 国泰君安:出于对滞胀预期/金融监管等担忧2021-10-13
- 【环球财经】9月新交所证券市场总成交额同2021-10-13
- 翰宇药业: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获批上市 视2021-10-12
- 【环球财经】印度Sensex30指数12日上涨0.25%2021-10-12
- 【环球财经】通胀压力上升 海指周二结束连2021-10-12
- 盐湖股份:子公司涉嫌非法采矿2021-10-12
- 国内证券类外资私募数量已达33家 进军中国2021-10-12
- 豪悦护理:截至10月11日期货投资累计亏损692021-10-12
- 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任亚楠:碳达峰碳2021-10-12
精彩推荐
- 金斯瑞生物(1548.HK)涨5.5%报30.7港元,...
- 医疗器械板块走高,威高骨科涨超7%
- 摩通:上调交行(3328.HK)目标价至5.7港...
- 港股汽车经销商股普涨,永达汽车涨近6%领涨
- 苹果概念股普跌 比亚迪电子跌2.43%
- 瑞信:上调安东油服(3337.HK)目标价至0....
- 钢铁板块走弱,广大特材跌超6%
- 中源协和(600645.SH)跌逾4%,报22.58元...
- 光伏概念股午后继续走弱 拓日新能(0022...
- 世纪铝业涨13.45% 目前报价16.280美元
- 世纪铝业涨13.45% 目前报价16.280美元
- 精选层新股申购资金冻结几天 汇宇制药...
- 化妆品概念股表现活跃 朗姿股份(002612)涨逾8%
- 凯尔达今日申购 网上初始发行数量为499...
- 磷化工概念股大幅走低 宏达股份(6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