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外资机构申请公募牌照 31家外资私募管理规模已达200亿元
从2002年国内首家外资私募机构成立以来,目前已有31家外资私募先后成立,并成为私募业最受关注的机构类别。近日,施罗德投资递交了《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资格审批》,成为业内少有的外资“私转公”机构,目前该项申请材料已获证监会接收,同时,这也是继路博迈、富达等之后,又一家递交公募基金资格申请的外资机构。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外资证券私募合计有31家,发行产品高达146只,实际运行管理的有118只,管理总规模达200亿元。此外,外资加快布局中国市场的步伐也正在加快,无论是从产品数量和规模方面,亦或是申请公募或券商牌照等方式,均有不程度地布局中国市场。
又有外资机构申请公募牌照
近日,施罗德投资向证监会递交了《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资格审批》,该项申请材料已获接收,这是继去年路博迈、富达等之后,又一家递交公募基金资格申请的外资机构。公开资料显示,总部位于英国的资产管理机构施罗德集团投资领域包括股票、债券、多元资产、另类资产以及房地产等。
根据证监会网站显示,目前在排队申请公募基金牌照的外资私募还有贝莱德、路博迈、富达、范达、联博等多家外资资管,可以预期,未来公募行业外资股东阵营还将有所扩容。
截至去年底,全市场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近2.5万家,管理基金数量9.69万只,管理总规模逼近16万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8908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4986家;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管理人9家;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658家;虽然外资证券私募作为其中很小的一员,但却是业内最为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去年外资私募备案登记迎来大爆发,罗素投资、弘收投资、威廉欧奈尔投资、鲍尔赛嘉、迈德瑞投资、柏基投资、首奕投资、韩华投资、润晖投资等10家外资独资公司完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正式进军中国市场;截至去年底,外资私募的数量已经突破30家。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有31家外资私募,合计发行产品多达146只,正在运行的产品有118只,管理总规模突破200亿元,这是继去年下半年突破百亿元后,取得的又一大进步。
具体来看,发行产品且实际运行超过10只的外资私募有4家,分别是路博迈投资、惠理投资、元胜投资和瑞银投资,管理产品分别为10只、15只、10只、16只;其中,元胜投资属于成立较早的机构。公开信息显示,元胜投资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金为200万美元,目前的管理规模在20亿元-50亿元之间。
盈诚投资副总经理张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外资私募进入中国市场通常需要几年的本土化适应期,在公司运行、投资策略、团队搭建等方面,需要一定时间准备。“目前各家外资私募在产品发行和管理规模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但整体来看,正在以实际行动布局中国市场。如果外资私募能成功度过适应期,就有可能取得较好的业绩。”
除了上述4家外资私募管理产品在10只以上外,另有毕盛投资、霸菱资管(上海)、安中投资、施罗德投资和雄愉资本,其管理的实际运行产品数量在5只至10只之间。不过,施罗德投资的身份可能会改变。
2家机构管理规模超20亿元
数据显示,31家外资私募合计管理总规模在200亿元左右,但管理规模在20亿元至50亿元之间的私募仅有两家,分别是元胜投资和瑞银投资;管理规模在1亿元至20亿元的有13家,其中,毕盛投资、安中投资、施罗德投资和安本投资等,成立时间相对较早。另有16家外资私募管理规模在1亿元以下。
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向记者表示,外资私募目前还处在策略打磨、培育市场和业绩证明阶段。在渠道方面,外资私募主要与国内固定的银行、券商合作,透明度较低、渠道有限,业绩也不对外展示,同时,也未有客户基础。与国内私募相比,外资私募除了在量化和资产配置领域有明显优势外,其他优势并不突出,且A股投资逻辑和投资者结构较成熟市场有较大差异。整体来看,外资还需要适应期和策略打磨的过程。
玄甲金融CEO林佳义也向记者表示,外资私募秉承了国际市场运作投资思想,继承在新兴国家配置逻辑。也就是说,外资私募仅仅是一种外资配置新兴国家股市的通道,主要承载了部分资金通过北上配置所不能具备的优势,比如直接配置国内指数增强量化策略等。但目前外资私募规模较小,其特点主要体现为销售投入及竞争力差异并不大。预期未来随着资产的大幅调整后,买入力度会有所提升。
对于外资布局中国市场,施罗德投资股票权益基金经理张晓冬向记者表示,对于A股的展望依旧审慎乐观,持续关注高科技、医疗保健、化妆品及免税行业等板块。科技行业方面,除了5G、半导体、芯片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外,预期被动元件行业也会受惠于产品提价;消费板块方面,免税政策的大幅松绑可望利好相关股票。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行业持续受到政策调控影响,今年或难有显著表现,而光伏行业由于整体估值偏高,股价或面临回调风险。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精彩推荐
- 2月22日国内丁二烯市场价格高位整理 实...
- 美的集团股价深度回调 上午跌6.19%至91.92元/股
- SOHO中国股价60日新高 成交额0.61亿港元
- 石头科技下跌10.15%,股价报997.29元 ...
- 牛年首次LPR出炉,利率连续十月未动!2...
- 2月中国房贷市场报告出炉 全国首套房贷...
- 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春节档电影票房创...
- 电力市场的“中国特色” 过多考虑降...
- 抱团股集体大跌 基金大佬火速调仓外资...
- 高瓴资本A股最新持仓全名单出炉,中概股...
- 1月碳酸锂延续续涨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加大...
- 国内油价信息:2月20日,今天油价调整了吗
- 2月19日国内原油期货跌2.78% 结算价为391.3元
- 昆明蔬菜供应充足:猪肉价格稳定 海鲜...
- 猪价、粮价预警:2月19日,市场猪价持续探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