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公里时速磁浮列车将在商业线进行提速测试 实现从中低速向中速的突破
27日,记者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获悉,设计最高时速为160公里的中国首列商用磁浮2 0版列车已运抵长沙,将在商业运营线路——“长沙磁浮快线”进行提速测试。这意...
2019-01-28 14:56:11 -
我国学者研究“多节点量子网络”取得基础性突破 增加节点间距离
目前量子密钥网络已较为成熟,正在进入规模化应用,如我国已经建成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在下一阶段的量子存储网络方面,当前的主要科研目标是拓展节点数目、增...
2019-01-28 14:40:37 -
运用计算型潜望原理 数码相机就能“看见”隐藏物体 可用于监测危险环境、导航
研究团队成功展示了包括卡通形象、字母和条纹图案在内的重建图像,图像中清晰地显示了较大的特征(例如白色和红色斑块),而较小的特征(例如眼睛)虽然可见,但是不太精确。
2019-01-25 15:36:48 -
优质内容成短视频行业竞争关键 好看视频10亿奖金扶持原创作者 推版权保护机制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各大互联网公司争相布局短视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据悉,百度短视频日活跃用户数已突破1 1亿,短视频日分发量达30亿,其中百度旗下好看视频的创作...
2019-01-25 15:27:55 -
三大运营商纷纷开展eSIM试点 筹谋布局以图先机
记者从中国移动了解到,办理eSIM业务后,用户可添加一个eSIM附属智能设备,该设备与手机共用一个号码。至此,三大运营商均在全国各地开展了eSIM卡的试点。
2019-01-24 15:57:26 -
高时间分辨探测器 拍出质子对撞高清“视频” 中方正在积极参与
科技日报记者近日从中国ATLAS组获悉,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超环面仪器(ATLAS)国际实验组将发布高颗粒度高时间分辨探测器(HGTD)的技术设计方案,中方正在积极参与。
2019-01-24 11:50:18 -
我国学者提出实现量子纠缠新方法
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者联合中美多个研究团队,首次在人工量子系统中合成了反对称自旋交换作用,演示了利用“手征自旋态”制备量子纠缠的新方法。
2019-01-23 15:22:12 -
“云”后“雾”来 计算服务新生代登场 可有效减少数据负载、提升效率
罗喜良认为,随着IEEE 1934的发布、演进和完善,雾计算将成为通用的多层次计算技术框架,支持智能物联网、5G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数据本地化和计算密集型的应用需求。
2019-01-23 15:04:05 -
短视频社交进入“战国时代”?5G助推新一轮爆发 网络升级用户青睐
随着智能手机发展,每个人都可以录制有更清晰画面视频。而4G网络的普及,让人们可以用手机随时随地上传短视频,这在3G和2G网络时代基本上无法实现。随着未来流量升级、5...
2019-01-23 15:00:13 -
稻草变黄金:生物质电催化转化方面实现绿色高效升级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固体所在生物质电催化转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生物质平台分子—糠醛的绿色电催化转化升级。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应用催...
2019-01-23 14:25:56 -
“网红”产品,从专注流量转化为提高质量
警惕虚假宣传、过度营销,携手将存在安全风险的产品赶出市场,方能避免劣币驱逐良币,让品质优秀的“网红”产品脱颖而出,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2019-01-23 14:01:59 -
京东方研制出波导透明显示屏 显示清晰且成本降低
眼前仿佛只有空气,却凌空出现了清晰的彩色画面——昨天在现场亮相的波导透明显示是一种透过率达到80%以上的显示技术,基于波导全反射实现导光,通过散射的方式实现显示...
2019-01-23 13:57:24 -
北京轨道交通试行推出电子定期票 为乘客地铁出行增添新选择
据了解,轨道交通电子定期票包括一日票、二日票、三日票、五日票及七日票5种,适用于除机场线外北京轨道交通全路网所有线路。乘客可结合自身出行需求,通过“易通行App...
2019-01-22 16:26:07 -
智能微型机器人可随周围环境“变身” 改变形状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携手开发出一种微型柔性机器人,可根据周围环境而改变形状。
2019-01-22 11:58:04 -
别不懂装懂,啥事儿都扯上外星人 与外星人并无关系
人类可能真的是孤独了太久,迫切地想要在宇宙间寻找自己的同类,所以时不时就会捕风捉影寻找一些外星人存在的证据。那么这些年与外星人有关的谣言有哪些呢?
2019-01-22 11:49:11 -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 为林业、草原等用户提供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
“吉林一号”光谱01 02星是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多光谱卫星,搭载多光谱成像仪、红外相机等载荷,可与此前发射的10颗“吉林一号”卫星组网,为林业、草...
2019-01-22 11:17:46 -
我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超低温下原子分子间的碰撞共振 揭示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量子本质
近日,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和赵博教授带领的团队首次成功观测到超低温下原子与分子三体系统之间的碰撞共振,揭示了此前只见于理论探讨的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量子本...
2019-01-22 10:27:55 -
5G即将变为现实,业界准备好了吗? 部分地区将率先体验5G手机等终端产品
今年国家将在若干城市发放5G临时牌照,此消息预示着“5G真的要来了”。5G技术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今年我国将进行5G商业推广,下半年部分地区的用户将率先体验5G手机、5...
2019-01-21 16:50:04 -
人脸识别AI+小程序 玩转智慧零售
“刷脸”支付对于大多数使用过移动支付的人都不陌生,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平台都陆续支持“刷脸”支付。然而,现在乃至未来,大家对“刷脸”也许会有新的认识—...
2019-01-21 15:29:57 -
新大脑成像技术快速生成超高分辨率三维图像 揭示整个大脑神经元的连接状况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大脑成像技术,能够以更高的分辨率快速对大脑三维成像,比其他方法更快地揭示整个大脑神经元的连接状况。
2019-01-21 14:18:42 -
从封锁数据到寻求合作 美国为何要借我们的“鹊桥”中继星 节省“买菜钱”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此前向媒体透露,得知中国要发射“鹊桥”中继星并探测月背时,美国科学家向中方提出了多项合作请求。
2019-01-21 14:12:23 -
冷冻电镜发展进入全原子动力学分析的新阶段
“这是《自然》杂志首次发表系统性、优于3 6埃分辨率水平实验研究超大复合蛋白质机器的动力学过程和原理的论文,标志冷冻电镜的发展开始进入全原子动力学分析的新阶段。”
2019-01-21 13:53:57 -
医药卫生期刊评价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学术产出是科研成果的直接体现
建立医药卫生类期刊的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而浩繁的系统工程。一个健全、公正、开放、包容的评价体系,要鼓励期刊发展原创性、引领性、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和学...
2019-01-21 11:28:36 -
“超级月亮”今年将三次登上天幕舞台 公众可尽赏“神奇月亮”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0日发布天幕预告:在2019年,“超级月亮”将连续三次登上天幕,时间分别是1月21日、2月19日和3月21日,公众可尽赏“神奇月亮”。
2019-01-21 11: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