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开发出人工基因组高效简化策略 为最小酵母基因组的构建提供了可能
近日,《基因组生物学》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戴俊彪团队的研究成果,他们开发出一种称为SGC(SCRaMbLE-based genome compac
2021-01-11 15:49:52 -
3D打印石墨泡沫革新电极材料 机械稳定性压倒一切
为制造高效的能量存储设备,3D打印正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领域。近日,西北工业大学团队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增材制造实验室合作的一项新成果,着
2021-01-11 15:49:12 -
中科院南海所3个观测站纳入国家野外站序列 科技支撑条件进一步夯实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国家野外站)择优建设名单,依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设的西沙海洋环境观测研究站
2021-01-08 15:17:27 -
促进植物根系发育的“密码”找到了 发表在生物学领域国际顶级刊物《植物细胞》
植物的根越多、越长,吸收水分和养分就越多,但究竟是谁在左右植物的根系生长?近日,山东农业大学李厦教授团队在生物学领域国际顶级刊物《
2021-01-08 15:16:23 -
新方法让金刚石变身芯片时更“听话” 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
如何让金刚石听话,像硅一样实现芯片的基本功能?哈尔滨工业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单位合作,在金刚石单晶领域取得重大科研突
2021-01-08 14:40:19 -
好消息:科学家找到一个关键基因或可帮助水稻实现“低肥高产”
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一个名为OsTCP19的基因在减氮情况下可以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20%至30%,或将帮助改良水稻品种,实现少施肥、高产
2021-01-08 14:26:29 -
嫦娥四号顺利唤醒 进入第26月昼开展多项探测活动相关成果将及时发布
伴随着月球背面新一轮的曙光,嫦娥四号迎来了第26月昼。据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消息,玉兔二号月球车于1月7日10时29分唤醒,着陆器
2021-01-08 14:25:38 -
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来了 加快推进都市圈建设
2020年12月28日,国家铁路局组织中国铁建铁四院(以下简称铁四院)主编的铁道行业标准《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正式发布,将从2021年2月1日起
2021-01-07 15:26:26 -
“头雁”引领 长三角数字化加速前行 夯实数字化底座
1月4日,《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公布;1月5日,腾讯牵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启动腾讯G60行、授牌首批20家腾讯云合作企业
2021-01-07 15:24:54 -
首例MSTN基因编辑湖羊诞生 弥补体型小、产肉性能不佳的缺陷
如何培育瘦肉多、脂肪少的新品种羊一直是农业专家和养殖户的期望解决的问题。1月5日,记者从江苏省农科院获悉,该院畜牧研究所利用基因编辑
2021-01-07 15:23:00 -
大科学工程“拉索”首个探测器阵列建成 全阵列投入科学运行
新年伊始,大科学工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传来喜讯。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拉索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WCDA
2021-01-07 15:22:09 -
2021年,中国航天将有哪些“好戏”上演?中国空间站核心舱任务“天和”拟于春季执行
新年伊始,我国多项重大航天工程公布了一系列新进展:中国空间站核心舱任务天和拟于春季执行;天问一号探测器预计2月10日左右实施近火制动。
2021-01-07 15:20:53 -
特高压输电技术进入柔性直流新时代 输送清洁能源的超级工程
19项世界第一作为世界级工程,昆柳龙工程创造了19项世界第一,包括世界上第一个±800千伏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世界单站容量最大
2021-01-06 14:04:11 -
充电仅用30秒 广州有轨电车有了超级电容 极大减少了城市空中“蜘蛛网”
2020年12月28日,目前国内技术最成熟、性能最可靠的超级电容有轨电车——广州黄埔区有轨电车1号线开通运营。1号线全长14 4公里,是广州市黄
2021-01-06 14:03:21 -
我国示范快堆工程2号机组开工建设 加快构建先进核燃料闭式循环体系
中核集团示范快堆工程2号机组于2020年12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在十三五收官之际,中核集团如期实现2号机组FCD目标,开创了示范快堆工程双机
2021-01-06 14:02:23 -
智能化建设让风电场更“风光” 会思考的“大脑”为风电场立大功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风电场的日常运维都是一件大工程。风电场多建设在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岭,相隔数百米的风电机组,叶轮机舱高达几十米,一旦
2021-01-06 14:01:00 -
国内首个“黑黄金”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开建 可广泛应用于飞机部件、轨道交通原材料
中国石化1月5日宣布,其旗下上海石化1 2万吨 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国内首家突破被称为黑黄金的48K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技
2021-01-06 13:59:48 -
送温暖!全力保障东北地区供暖和电煤需求 确保千家万户温暖过寒冬
一声汽笛长鸣,满载煤炭的49212次货运列车缓缓驶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深处的贺斯格乌拉站,向着400公里外的白城疾驰而去。这是中国铁
2021-01-05 14:24:53 -
中科大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获重要进展 该成果1月1日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项国勇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合作,在量子精密测量实验中同时实现3个参数达到海森
2021-01-05 14:23:45 -
这样的人工智能更有爱 手机上,听障人士“读”懂声音
近年来,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医疗助手帮助医生进行远程会诊,智能耳朵为听障人士带来沟通便利,电子管家实时关怀独居老人……在医
2021-01-05 14:22:40 -
商场亟需精细化运营 商场服务机器人带来购物新体验
智能服务机器人走进商场,以不断升级的交互能力和数据能力,一方面赋能商户,让其具有更强的消费服务能力,另一方面给消费者提供了更智能更
2021-01-05 14:20:54 -
第三代半导体将迎大爆发? 来还有望用于无线充电器
日前,阿里巴巴达摩院预测了2021年科技趋势,其中位列第一的是以氮化镓和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将迎来应用大爆发。第三代半导体与前两
2021-01-05 14:20:05 -
我国发现7000万年前正孵卵的窃蛋龙化石 该成果已发表在了国际期刊《科学通报》上
我国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江西赣州出土的一组恐龙化石后发现,这是世界上罕有的同时保存有成体、胚胎和蛋窝的窃蛋龙孵卵化石。该组化石是在距
2021-01-04 14:24:36 -
嫦娥五号轨道器飞往日地引力平衡点 轨道器顺利执行规避机动
据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消息,在完成既定主任务后,嫦娥五号轨道器开展拓展任务,启程飞往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L1点
2021-01-04 14:23:35 -
天问一号飞行里程突破4亿公里 距离地球约1.3亿公里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截至1月3日6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已经在轨飞行163天,飞行里程突破4亿公里,距离地球约1 3亿公里,距离火星约830万公里。
2021-01-04 14: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