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我国完成首例球囊式肩袖功能重建手术 附加了防移位、自适应等创新机制

2021-06-18 15:45:48来源:《中国科学报》

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赵金忠教授团队通过微创伤切口,借助全新的Archimedes球囊技术对一名65岁女患者进行了治疗,使其免受传统的创伤巨大、耗资高昂的终末替代手术之苦。整个手术历时约半小时,患者术后第二天肩关节疼痛明显改善,并已进入术后无痛的康复训练阶段。据悉,该手术为我国首例球囊式肩袖功能重建手术,标志着世界前沿的“球囊式肩袖修复理念”及其术式、器械首次让中国患者获益。

肩袖是肩关节周围一组重要肌肉的合称,帮助人们完成一系列重要日常生活动作,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运动结构。肩袖损伤是运动损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中老年人肩部退行病变的常见疾病,表现为慢肩痛、上肢活动障碍等。

“肩袖损伤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显著升高。外伤、运动、退变等因素都与肩袖损伤的发病紧密关联。”赵金忠表示,肩袖损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干预,往往会发展成巨大撕裂,甚至会发展成为巨大不可修复的撕裂。

该患者就是因巨大肩袖撕裂,导致右肩剧烈疼痛8年多,基本生活功能逐渐丧失。传统的终末挽救型手术方法有两种,即肌腱转位术、反肩关节置换。不仅创伤巨大,手术难度高,而且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因患者病情已达晚期,无法用常规技术手段修复。

有数据显示,中国目前肩袖损伤患者超过7500万,其中巨大型损伤患者为2500万,肩袖损伤治疗方案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肩袖球囊理念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全新的肩袖治疗理念,尤其是针对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其原理是在肩峰和肱骨头之间植入球囊,减少肩峰下摩擦、限制肱骨头上移并辅助肱骨头滑动,从而改善疼痛症状,恢复肩关节生物力学功能,具有微创伤、高效、早期康复和卫生经济学优势。

据了解,此次手术使用的Archimedes球囊式肩袖功能重建系统由赵金忠团队与微创旗下的竞捷公司共同研发而成,根据国人解剖特点专门设计,不仅对材料进行了创新,还在承压强度、耐磨损等关键能更优的基础上,附加了防移位、自适应等创新机制。

“Archimedes球囊技术创伤微小、手术时间短、学曲线简单,适合在国内各级医院普及并实施。相较于传统的缝合或铆钉修复技术,它除了具备即刻的症状解除作用,还实现了肩关节活动力学意义上的改善,为术后迅速展开无痛康复、锻炼肌肉功能提供了重要帮助。”赵金忠说。

据微创首席运营官王固德介绍,Archimedes装置不仅是中国首个用于治疗肩袖损伤的球囊式治疗方法,更是国际首款为永久植入人体而开发的肩袖球囊系统,为广大中国患者提供了全新、经济、高效的治疗方案。(记者 李惠钰)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