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提出分级孔金属有机骨架制备新法 相关研究成果于日前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记者4月20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刘波教授课题组提出了氨气气相蚀刻的方法,在羧酸配位的微孔金属有机骨架(MOF)中生成介孔,制备出分级孔MOF。相关研究成果于日前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MOF因其高比表面积和结构的可调控性在诸如吸附、分离、气体存储、催化剂载体等方面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微孔MOF由于有限的孔道尺寸,客体分子在其中的扩散运动受到严重限制。在已经报道的8万多种MOF中,介孔MOF的比例还不到1%,同时多数介孔MOF的稳定性严重不足。分级孔MOF (HP-MOFs)同时含有微孔和介孔,且两者协同作用,既具有高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又有利于快速的传质过程,特别对大分子的吸附、分离、催化性能有重要影响。
作为气相蚀刻剂的氨首先被均匀地吸附于微孔MOF中,确保了MOF晶体内的均匀蚀刻。科研人员在加热的条件下,利用氨气与金属的强配位作用,切断羧基—金属配位键制备介孔。研究发现,介孔尺寸受蚀刻温度控制;而介孔体积可以通过改变氨气的压力来调节,这一策略能够在不影响晶体形貌的情况下精确控制介孔的尺寸和体积。由于MOF晶体的各向异性不同晶面的稳定性不同,这一策略进一步实现了晶面定向刻蚀。根据刻蚀程度的不同,得到三角形或矩形的介孔。更为重要的是,生成的介孔可以使用MOF前驱体溶液进行修复,从而将被吸附的分子(亚甲基蓝)包覆其中。该刻蚀—修复过程如同对微孔MOF实施了分子尺度的外科手术。
这一基于气相刻蚀的分子尺度外科手术式策略,实现了微孔MOF中介孔性质的精准调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定制和调控分级孔MOF材料性能的强大工具。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精彩推荐
- 临沂河东齐商村镇银行违法遭罚 大股东...
- 农业农村部:到2025年牛羊肉自给率保持...
- 大兴安岭农商行2020年实现净利润6202万...
- 业绩首亏毛利率大幅下滑应收账款占营收...
- 奥维通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连亏3年 整体...
- 农业农村部:猪肉供应最紧张时期已过去...
- 佳创视讯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连亏三年 是...
- 吉祥航空2020年亏损4.74亿元 同比下降147.64%
- 创业板指大涨4%收报2898.73点 北向资金...
- 磷酸铁锂相关公司股价涨幅明显 多公司...
- 2021年玉米、大豆补贴出台!玉米连盘期...
- 今日最新国际黄金价格查询(2021年4月19...
- 北上资金年内净流入逾1300亿元 重仓增...
- 止跌回涨 5月的玉米价格又将会是什么样...
- 今日玉米价格发布,玉米价格为何再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