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人类首次“看见”的黑洞 多波段“指纹”被成功捕获 观测数据4月14日在全球公布

2021-04-19 16:03:20来源:科技日报

来自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200个科研机构的76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团队,使用19台望远镜阵同步观测,成功捕获到人类首次“看见”的那个黑洞的多波段“指纹”,观测数据4月14日在全球公布。

人类首次“看见”的那个黑洞,位于室女座一个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65亿倍。黑洞的中心区域存在一个阴影,周围环绕一个新月状光环。2019年4月10日,科学家首次发布的这个黑洞照片,是通过事件视界望远镜(EHT)于2017年4月对M87星系中央超大质量黑洞的观测而获得的。

科学家利用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对这个黑洞进行观测的同时,还协调了全球19台望远镜阵对这个黑洞及其喷流,开展了迄今频率覆盖最广的多波段同步观测,成功收集到2017年3月底至5月中旬的观测数据。

作为东亚地区灵敏度最高的长毫米波射电望远镜,中科院上海天文台65米口径的天马望远镜也参加了全球2个望远镜阵、3个波段的同步观测,天马望远镜团队成功研发了相关观测设备,并进行了后续数据分析。

“这些多波段的观测数据,就好比黑洞的多波段‘指纹’。”上海天文台台长、研究员沈志强介绍说,“人类首次看见的那个黑洞,喷流的辐射覆盖从无线电波、到可见光、再到伽马射线的整个电磁波谱。对每个黑洞而言,其在各电磁波段的辐射特征各不相同。通过收集这些辐射的‘指纹’,可以加深人们对黑洞及其喷流的了解。”

19个望远镜阵多波段的观测数据与事件视界望远镜(EHT)观测相结合,可以让科学家对天体物理学一些最重要、最具挑战的研究领域进行深入分析。例如,进一步检验并改进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深入研究“宇宙线”起源等科学问题。

面对浩瀚宇宙,科学探索无穷无尽。目前,全球科学家正在对人类首次看见的那个黑洞、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以及另外若干遥远的黑洞,再一次通过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和其他望远镜阵进行更广泛的联合观测。在这新一轮观测中,上海天马望远镜也参与其中。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关键词:人类 多波段 黑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