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最早类星体距地球一百三十亿光年 质量约为16亿倍太阳质量
据美国《科学新闻》网站1月18日报道,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主导的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发现了迄今已知最古老的类星体J0313-1806,其距地球130.3亿光年,是迄今发现距离地球最遥远的类星体,可以追溯到宇宙大爆炸后6.7亿年,质量约为16亿倍太阳质量。
类星体也是一种超大质量黑洞,这种黑洞会吞噬周围物质(如气体、甚至整个恒星),在周围形成一个炙热物质组成的漩涡吸积盘。研究人员指出,J0313-1806比此前已知最古老的黑洞重两倍,“年龄”大2000万岁。
对黑洞形成的一种普遍接受的解释是,恒星在其寿命结束时爆炸成超新星,然后坍缩成黑洞。这些黑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合并,成长为超大质量黑洞。但在宇宙还很年轻时,这类类星体(黑洞)就已经积聚了数百万甚至数十亿个太阳质量,这让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他们一直试图解释它们是如何在这么短时间做到这一点的。
此项研究主要负责人王菲格表示,现有理论认为,超大质量黑洞由吞噬物质较小的种子黑洞生长而成,但他们的计算表明,即使J0313-1806的种子黑洞在宇宙中第一颗恒星形成之后形成,并以尽可能快的速度生长,它的初始质量也至少需要达到太阳质量的1万倍,但通过大质量恒星坍缩形成种子黑洞的方式,只能使黑洞的质量达到太阳的几千倍。
研究合著者范晓辉(音译)称:“早期宇宙中的这类超大质量黑洞一定是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质量的,可能是大量原始冷氢气直接坍缩成一个种子黑洞;也可能是其种子黑洞最初很小,通过恒星坍缩形成,但黑洞的生长速度比科学家想象的要快得多。这两种可能性都存在,但都没有得到证实,这正是新类星体如此有价值的原因。”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进一步观测,特别是借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即将于2021年升空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来揭开更多类星体的秘密。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精彩推荐
- 全球布局:中国在世界各地超1800个海外...
- 近6成公司业绩预喜 半导体板块震荡微调
- 南向资金爆发式流入港股 内资未来或将...
- 中小银行老产品压降较难 转型期内存量...
- 创业板指大跌2% 两市成交额重回万亿共2...
- 华联控股融资融券信息:1月14日融资净偿...
- 江南高纤(600527)发布公告称:预计2020...
- 圣济堂(600227.SH)发布公告称:赤天化集...
- 今天黄金价格多少钱一克?2020年1月19日...
- 东风汽车(600006)融资融券信息(12-21) ...
- 国元证券(000728)融资融券信息(01-04) ...
- A股异动 | 郑州煤电(600121)等股跟涨...
- 旗滨集团(601636.SH)发布公告称:300.83...
- 中泰化学(002092.SZ)发布公告称:拟向阿...
- 还贷7年 本金1分没还!快看你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