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 > 正文

“打同年”,让各族一家亲-即时看

2025-10-15 06:26:52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笙歌阵阵、银饰叮当……近日,一场承载着苗族传统民俗的“打同年”活动,在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洞安侗寨热闹上演。壮、汉、瑶、苗、侗等各族同胞与游客欢聚一堂,在芦笙声中共叙情谊,在欢歌笑语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吹芦笙跳踩堂舞。

活动现场,村民身着盛装列成迎宾队伍,吹着芦笙曲、手捧拦门酒,迎接远道而来的“同年”们。“围同年”仪式上,各族男子围圈吹奏芦笙,“芦笙吹响、风调雨顺,芦笙吹响、五谷丰登”的民谚在现场回荡;女子们则踏着节拍起舞,银饰碰撞声与芦笙声交织成动人的民族交响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吹芦笙跳踩堂舞。

“围同年”仪式结束后,芦笙比响、民族团结舞、拔河比赛、侗族琵琶歌等特色项目接连登场,将气氛推向高潮。融水芦笙协会的各族群众与安太乡洞安村的侗族村民同台竞技,各族游客主动加入踩堂舞队列,多彩民族文化在互动中碰撞交融。

苗族青年贾玲玲高兴道:“ 第一次见这么热闹的场面,各民族兄弟姐妹一起跳舞唱歌,心里特别温暖。”

“我们经常与苗族同胞开展‘打同年’活动,加强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增进友谊。”当地侗族群众唐凤梅说。

外地游客和当地群众一起吃百家宴。

暮色降临,“同年宴”开席。酸鱼酸肉、糯米酒等特色美食琳琅满目,各族同胞围坐共餐,举杯畅饮、唠家常、话发展,“同年”情谊愈发深厚。

融水芦笙协会副会长吴荣辉介绍,“打同年”过去只是苗族村寨的联谊活动,现在的“打同年”早已超越村寨和民族界限,让融水各民族在文化上相知相亲、在情感上同心同向。

侗族群众吹地筒芦笙送“同年”。

据了解,“打同年”是融水苗族的传统习俗,共有六个环节,分别是邀同年、迎同年、领同年、围同年、吃同年饭、送同年6个环节,是友好村寨之间的联谊活动。融水苗族“打同年”已于2016年入选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关键词: 实况网 热点资讯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