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 培养新农科人才
秉持理念引领方向 深化思政铸魂育人
学院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德为魂、创为本、行为果”的人才培养理念,并全方位、深层次地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串联起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学院将研究生思政教育融入宏大的思政教育体系之中,开设了“红绿交融”系列思政课程,将理想信念教育、品德教育以及科学道德教育紧密交织、有机融合,从课堂讲授到实践活动,从学术研究到日常生活,全方位纳入培养的每一个细节。
此外,学院通过精心策划的教学安排、深入细致的科研指导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登高必自、十年磨剑、农大教育家精神等山农基因浸润科学研究全过程,让学生们在追求学术的路上,怀揣着对真理的深深敬畏和对农业的热爱。
学院通过课堂教学、科研实践、学术交流、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培养学生。让他们在打下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熟练掌握前沿的专业技能,在品德修养的塑造中不断升华,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促进教学相长共进
为了适应新农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学院在教学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与创新。三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突破传统的二级学科限制,构建起基于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的“学科基础+前沿交叉+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为学生打造全面、系统且富有前瞻性的知识架构。
对于博士研究生,学院着重培养其原始创新能力,突出探索性,鼓励他们勇攀科学高峰,在植物保护科技的前沿领域开疆拓土。对于学术硕士研究生,强调培养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通过拓宽知识边界,让他们具备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学科视野,为未来的科研工作和学术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学院充分尊重研究生的个人志趣,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选课方案,使其能够更好地与科研选题相衔接,实现学以致用。
此外,前沿交叉课程采用专题形式联合授课,将重大科研成果生动地融入教学和科研讨论会中。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学科的动态和前沿研究成果,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索欲望。学院每周举办的研究生专题报告会以及不定期邀请的校外专家学术报告,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近五年,研究生在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15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320余人次,这不仅拓宽了他们的国际视野,更提升了他们的学术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聘任讲座教授16人,邀请国内外专家做学术报告近百场,让学生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到顶尖学者的思想和研究方法。高达90%以上的研究生参与导师各类科研项目,其中30%以上参与国家级研究课题,50%以上的研究生拥有助教、助研、助管经历,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科研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实践育人成效 实现产教融合发展
学院依托植物保护学科的优势,充分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建设了12个功能完备、性能先进、运行高效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为研究生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保障。
通过开展“小组专题研讨+团队交叉指导+学术大家点拨”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学院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原始创新和前沿探索能力。同时,强化专项技能训练,使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关键技术,具备突破难题的能力。学院以17家大型农化企业、22个科研实践育人基地、26个科技小院和1000多个乡村“乡村驿站”为依托,构建了多元化的实践育人载体,形成了“研究生+农化企业、科研实践育人基地、科技小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紧密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其中,以“现代农业产业学院”“现代农药产业学院”为代表的“校企协同、互利共赢”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利用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资源,近五年有1700余名研究生参与了303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为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学院汇聚了学术大家、导师团队、管理服务团队和研究生群体的多方合力,实施研究生自我发现、自我培养、自我肯定、自我提高的“四自”人才培养路径,激发了研究生的内生动力,促使他们主动追求自我完善和提升。同时,建立了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聘用行业导师和产业导师,遴选建设科研实践育人基地和科技小院,规范与企业的合作,共有17项制度文件为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学院建有12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40亩的科教实践站园,并以众多实践载体为研究生科研实践提供一体化平台保障,为人才培养创造优越的条件。
未来,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将继续秉持先进的教育理念,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不断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和产教融合,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高质量新农科人才。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 培养新农科人才2024-11-15
- 加强职业启蒙教育 让成长不迷茫2024-11-15
- 教育部举办全国教育系统2025届高校毕业生招2024-11-15
- 教育部: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规模1222万人2024-11-15
- 中国教育部: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规模12222024-11-15
- 教育部:职业教育已成为中国教育国际合作“2024-11-15
-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2024-11-15
- 多地秋季招聘会正在进行中 跨学科人才抢手2024-11-15
- 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2024-11-15
- 暨南大学潮州文化研究中心揭牌2024-11-15
- 2024中国黄山书会启幕 20余家海外华文书店2024-11-15
- 中新真探:不要经常跑步,否则会导致关节损2024-11-15
- 中新真探:糖尿病都是吃糖太多导致的吗?2024-11-15
- 冬季血糖更易升高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监控 2024-11-15
- 中新真探:纯牛奶保质期变长,是因为添加的2024-11-15
- 冬季藏阳,有没有适用的食疗方?| 时令节2024-11-15
- 中新健康|陷入造瘘之痛,如何优化血透患者2024-11-15
- 中新健康|陷入造瘘之痛,如何优化血透患者2024-11-15
- “医”线直击|关注联合国糖尿病日 为何“2024-11-15
- 头晕当心耳石症(名医讲堂)2024-11-15
- 近期儿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 如何应对?专家2024-11-15
- 中新真探:荞麦面升糖指数很高,不利于控制2024-11-15
- 中国财政部成功发行20亿美元主权债券2024-11-15
- 浙江举行水旱灾害防御演练2024-11-15
- 杭州市第22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启2024-11-15
- 践行“两山”理念 浙江湖州举办世界地球日2024-11-15
- 项目建设马不停蹄 杭甬复线宁波三期迎首2024-11-15
- 浙江永康:提前应对汛期 黄坟水库积极备战2024-11-15
- 合作新典范:ATFX与Your Bourse就定制流动2024-11-15
- 2024中国互联网双创周系列活动——创新创业2024-11-15
精彩推荐
- 小黄象携手中国国家U18冰球队,以热爱书...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丰富市民“花样”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经”:高山盆地“金果”...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平台企业和平台内商...
- 遇见非遗丨把沉睡的泥土镌刻进生活
- “江南蔬菜之乡”江西乐平3000余亩水芹...
- 襄阳牛肉面:“热辣滚烫”显“侠义”
- 【百万庄小课堂】今天你emo了吗?职场青...
- 中国试点开放信用监管数据 便利境外来...
- 深圳年度最大规模毕业生双选会提供岗位3...
- 广西桂林满城桂花飘香
- 江南造船中东代表处揭牌 续签两艘液氨...
- 首届全国小戏小品展演将于十月中旬在长...
- 阿尔卡拉斯止步上海网球大师赛男单八强
- 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话说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