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安心上学 国家真的很关心
让学生顺利入学安心就学(大数据观察)
核心阅读
高校学生资助是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要提高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并扩大政策的覆盖面,要提高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推动降低贷款利率。
近年来,随着“奖、助、贷、免、勤、补、减”等多元政策的完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日益健全,服务更加暖心便捷,越来越多的学生从资助中获得自强不息的前进动力。
不久前,清华大学2024级本科生迎来新学期。在报到处的“绿色通道”前,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们正为受资助的新生介绍手中的“爱心大礼包”。教材卡、购物卡、自行车卡、观演卡、游泳卡……各类消费卡整齐排列,使用范围基本涵盖了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校想得很周到,我心里暖暖的。”来自四川的新生小东说,自己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还收到一份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和一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上面清楚地介绍了资助形式和申请方式。“此外学校还发放了来校路费和生活补助,让我悬着的心一下子安定下来。”小东说。
《2023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政府、高校及社会的各项普通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学生4529.63万人次,资助资金1854.38亿元。
应贷尽贷
2000多万名学生享受国家助学贷款
开学前几周,山东省微山县西平镇助学贷款办理网点,大学新生张幸如正在办理业务。
张幸如今年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学,但经济上的困难一度让她觉得有压力。“幸好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张幸如说,“每年1.6万元贷款不仅可以覆盖学费和住宿费,还能弥补部分生活费,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张幸如填写了贷款申请表并进行注册,很快完成了贷款申请。“听说以前办理助学贷款要去县城,来回就是大半天。现在镇上就有办理点,流程简单,办事效率很高。”张幸如说。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由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信用贷款。近年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完善,想方设法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轻经济压力。
教育部财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本专科生、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贷款额度分别为1.6万元、2万元,学生在校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承担,贷款还款期限延长至剩余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
与此同时,国家助学贷款服务也更加暖心便捷。据介绍,近年来,不少地方抓住学生高中毕业前的时间节点,将助学贷款受理工作前移,指导符合条件的学生在高中完成预申请,大幅节省了现场受理时间。
“贷款集中办理期间,全省所有县(市、区)办理网点节假日不休息,贷款办理不增加额外条件、不收取任何费用,学生只需‘承诺一次、填一张表、跑一趟路’即可完成办理。”山东省教育厅财务处处长齐鲁说,“对有特殊困难不方便到现场的学生,我们还上门帮助学生办理贷款。”
“2023年,全国共发放国家助学贷款699.69亿元。到去年底,已有2000多万名学生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教育部财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进一步释放助学贷款政策红利,更好满足学生贷款需求,减轻学生还款压力,助力学生完成学业、更好就业。
健全制度
保障型资助和发展型资助并重
开学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市康马村,上海交通大学新生小浦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上海交通大学“助飞计划”新生家访团队。
作为其中一员,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处处长赵昕给小浦送去了录取通知书,同时深入了解他的家庭经济情况,并详细介绍了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
“我们不会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希望能让每个学生都同等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赵昕的话让小浦对未来充满信心。
今年夏天,“助飞计划”新生家访项目招募860名师生,组成600余个小队,走访了全国各地1200余名新生。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杨艳春介绍,通过上门家访的形式,可以更全面地掌握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等,结合新生提供的材料,精准认定家庭经济情况,对学生开展精准资助,家访过程形成的结对关系也有助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家访中若发现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学校还将在新生入学前发放迎新锦囊,解决学生上学的衣食住行问题,并协助其申请“绿色通道”入学。
为给大学新生提供更全面细致的资助政策咨询与帮助,各级学生资助热线电话也于暑期同步开通。
“近年来,学校平均每年接到的热线电话数量为1500个。”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在提供咨询的同时,各学院还安排专人与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进行电话联系,确认经济困难程度,并提供有针对性的资助建议。
“目前,学生资助制度日益健全,保障型资助和发展型资助并重。”教育部财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入学前,学生可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入学时,如果没有筹齐学费,高校“绿色通道”可以缓缴学费住宿费,先报到入学,入学后学校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予以资助;入学后,可向学校提出国家助学金等资助申请,学校评估其家庭经济情况,根据困难程度确定资助项目和标准;品学兼优的学生还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毕业时,如果到基层单位就业,或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军士,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资助育人
引导学生从“受助”到“助人”
回忆起初入大学的那段时光,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吕奕阳十分感慨:“在困难的时候,辅导员和资助专员找到了我。在他们的帮助下,我获得了一系列资助,不但缓解了经济上的压力,更消除了内心的担忧。”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一把伞。获得资助后,吕奕阳希望自己也能像阳光一样温暖到周围的人,于是他也申请成为一名资助专员。
每一次奖助学金评审会、每一次修改材料、每一次为贫困生送去关怀,吕奕阳都尽职尽责,在他手中完成的各类奖助学金评选达108万元。“作为资助专员,我看到许多学生努力学习、逆风飞翔,而他们的故事也激励着我勇担重任、勇往直前。”吕奕阳说。
“在满足‘经济解困’的基础上,高校学生资助更应强调‘精神致富’,即培养学生心怀感恩、自立自强。”东南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曹海燕介绍,暑假期间,学校开展资助类社会实践,深入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甘肃省敦煌市等地,通过重温红色历史、参与课程支教、聚力遗产保护、促进文旅融合等,帮助受助学生拓宽视野、体验民情、服务社会。今年学校还开展了“梦想与远方”发展型资助育人文化研学项目,以研学形式,带领学生感受中国文化、触摸时代脉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问题探究能力。
如今,在资助学生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成为高校的共识:武汉大学打造“珞珈启航”育人品牌,资助学习成绩优异、科研成绩突出、综合表现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高层次学术交流和访学活动;西安交通大学设立创业实践项目、梦想基金项目,为有创业梦想的学生提供支持;长安大学强化思政教育,开展诚信活动月、“榜样力量 长大之星”宣讲团进学院等活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
“为实现资助的育人功能,清华大学推进受资助学生自我管理,通过朋辈影响凝聚一批人,通过工作推进锻炼一批人,引导学生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清华大学学生部副部长魏晶介绍,目前,很多曾经受资助完成学业的校友积极回馈母校,不仅捐资帮助在校生完成学业,更为其职业选择、发展方向提供指导。
“让每个孩子都能成长成才、实现人生梦想,这应当成为我们资助工作的更高目标。”魏晶说。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让你安心上学 国家真的很关心2024-10-09
- 专家呼吁:学术评价破除“唯论文”还须建立2024-10-09
- 职普融通,让教育选择更加灵活多样2024-10-09
- 中新教育|中外高校代表在重庆共话“可持续2024-10-09
- 德国业界吁谈判解决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2024-10-09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大渡口:非遗工坊2024-10-09
- “中网热”照见中国网球新突破2024-10-09
- WTT中国大满贯:林诗栋获得男单冠军2024-10-09
- 假期“余额”不足 南京城南景区依然游人如2024-10-09
- 中国铁路6日迎国庆黄金周返程客流高峰2024-10-09
- 地球上的红飘带|科技赋能 红色景点国庆假2024-10-09
- 文化中国行丨遇见三苏祠 聆听“一门三杰”2024-10-09
- 湖南双牌强壮“文旅龙骨”培育经济新增长点2024-10-09
- 国庆假期 民众走进南京文博场馆徜徉“历史2024-10-09
- 国庆假期接近尾声 南铁返程客流持续增长将2024-10-09
- 中国网球公开赛:奥运冠军埃拉尼/保利尼女2024-10-09
- “无偿献血村”背后的故事:一个人带动一群2024-10-09
- 24小时不打烊 国庆多元场景拓展消费体验2024-10-09
- 杭温高铁开通“满月” 沿线车站运送旅客722024-10-09
- 马来西亚举办首届半导体招聘日 计划培养62024-10-09
- 林风眠、吴冠中笔下的“中国式风景”点亮上2024-10-09
- 10月6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873万人次2024-10-09
- 辽宁能源转型“追风逐日”2024-10-09
- 福建对台旅游升温 两岸文旅交流合作密切2024-10-09
- 国庆假期武汉文化味满满 尽显城市魅力2024-10-09
- 台湾写真:美猴王的七十三变2024-10-09
- (寻味中华|戏曲)玲娜贝儿“出逃”迪士尼2024-10-09
- “中国油茶之乡”湖南祁阳做强油茶产业2024-10-09
- 安徽马鞍山:钢铁之城拥抱绿色创新2024-10-09
- 与新中国同龄的法官:以法治为“桥”解民众2024-10-09
精彩推荐
- 马来西亚举办首届半导体招聘日 计划培...
- 林风眠、吴冠中笔下的“中国式风景”点...
- 10月6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873万人次
- 辽宁能源转型“追风逐日”
- 福建对台旅游升温 两岸文旅交流合作密切
- “国际汽车及供应链高峰论坛”将落户香港
- 中俄跨国旅居康养互访活动在黑河启幕
- 亚行上调今年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经济...
- 中网正赛:王欣瑜、张帅晋级 王蔷止步...
- 台青携手人大代表:亲身实践 共创成长...
- 青春华章|听天津·听障儿童唱响爱的旋律
- 国庆出境游火热启动 机酒预订大幅超去年
- 黄河羊曲水电站三台机组转子全部吊装完成
- 53天!全网独家的嫦娥六号探月全记录!
- 一眼“穿越”千年 《唯有定州》古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