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教授黄运成:“专精特新”是中小市值公司转型升级方向

2022-04-01 16:12:40来源:新华财经

在注册制大背景下,“壳”资源正在消亡,只有真正具有内在价值的上市公司才能获得市场的青睐。不再“稀缺”的上市资源,对于缺乏融资渠道、处于成长阶段却极具潜力的中小型优质公司无疑是绝佳的发展机遇。中小市值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的主要群体,截至2022年3月30日,市值小于100亿元的已上市企业(本文定义为中小市值公司)共3278家,数量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68.74%,做大做强数量近七成的中小市值公司对于A股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篇将以中小市值的“专精特新”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索中小市值公司转型升级之路。

外部因素助“专精特新”企业成为中小市值公司的黑马。近年来,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作为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对象,处于战略新兴赛道、在利基市场拥有关键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完善供应链进而解决“卡脖子”和“国产替代”等问题至关重要。目前A股上市公司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382家,306家为中小市值公司。尽管超八成“专精特新”市值不过百亿元,但它们的整体市盈率却高达55.91,充分体现了投资者对于其未来前景的看好。

打造核心竞争力、建立行业地位、持续创新铸就“专精特新”企业光明未来。根据年报数据,中小市值“专精特新”企业的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为5.90%,远高于中小市值公司整体的2.70%。中小市值“专精特新”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大多为细分行业龙头,在各自的领域拥有核心技术,有的甚至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构筑了竞争优势的护城河。这类公司集中分布在高端制造业,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数量前五的行业为:机械设备(87家)、基础化工(41)、电子(30)、医药生物(26)和电力设备(21)。

目前中小市值“专精特新”企业依然存在着尚未完全成熟,盈利能力、公司治理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根据2021年三季报数据,中小市值“专精特新”企业的平均营收6.72亿元,平均净利润0.81亿元,低于中小市值公司整体的平均营收19.13亿元,略高于中小市值公司整体的平均净利润0.79亿元。

“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大量中小市值公司转型升级的方向。未来对于进一步带动全国中小市值公司发展及带动各个地区和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中国证监会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运成)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