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奥平:3月PMI降至荣枯线以下,中小企业“宽信心”需政策配合发力
3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综合PMI产出指数。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了0.7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8.4%,比上月下降3.2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48.8%,比上月下降2.4个百分点。PMI作为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显示出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发展面临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等新挑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较大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虽然,局部地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复苏动能尚显不足,关键“痛点”问题仍未缓解,政策仍需配合发力。
首先,从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来看,全面回落,均低于临界点。具体来看,生产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8.8%,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3%,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6%,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6.5%,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表明整体制造业受近期疫情影响,在生产端、市场需求端、用工等方面的景气度下降。
其次,从价格指数来看,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6.1%和56.7%,均升至近5个月高点。从具体行业来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上游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超过70.0%。表明中下游中小企业依旧受到较大程度的上游原材料成本价格上涨,所带来的供给冲击。
最后,从大、中、小型企业PMI来看,仅大型企业运行相对稳定,中、小型企业均处于收缩区间。大型企业PMI为51.3%,低于上月0.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48.5%,低于上月2.9个百分点,降至收缩区间;小型企业PMI为46.6%,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中小型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依旧较大,发展预期在持续走弱,这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痛点”问题。
因市场主体中,中小企业占较大比例,且贡献了近80%的就业,中小企业发展好,就业才能好,居民收入水平才能有所提升,内需中消费才能实现复苏,消费复苏后中小企业所生产的终端产品与服务才能实现价值转化,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正向循环。所以,保中小企业就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
从另一项经济的先行指标来看,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可以看出,当前政策推动的社融相关科目正在实现快速回升,即票据融资、政府债券、企业债、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多增2.3万亿,而与市场自主融资意愿相关的社融科目依旧较弱,即企业中长期贷款、居民贷款同比少增1.4万亿,尤其是2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量历史上首次为负。
另外,从3月BCI(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数据来看,3月BCI数据为51.3,环比回落2.6个点,整体反映了本轮疫情升温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BCI是由4个分指数以算术平均的方式构成,分别为企业销售前瞻指数、企业利润前瞻指数、企业融资环境指数和企业库存前瞻指数,其中销售、利润、融资环境指数均出现了下滑,仅库存前瞻指数出现了小幅上涨,从38.0上涨至41.9,但依旧与50的分水岭差距较大。
此外,需重点关注的是,3月企业融资环境指数从上月的51.4下降为本月为46.2,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同时,企业投资前瞻指数为62.6,环比大幅回落11.9个点。因BCI相比PMI更偏向民营中小型企业,企业融资环境指数与企业投资前瞻指数的大幅回落,则充分反映出当前民营中小企业在成本冲击与需求不足下,投资发展的信心持续减弱。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一季度例会中,提出“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从会议的相关表述来看,货币政策边际宽松立场依然明确。
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后续有相对充足的发力空间,降准降息都在政策工具箱之内,且目前降息的急迫性大于降准。首先,金融机构并不缺乏流动性,而缺乏实体自主融资的意愿与信心,从宽货币(增加基础货币)到宽信用(实体使用货币)中间隔着一层宽信心(增强发展信心),通过降息来降低市场上货币的价格,则更有利于实体恢复信心,实现融资发展。其次,宽信用主要是在需求端消化基础货币,可能让货币更紧张,市场利率倾向于上行。而市场利率上行,又会影响宽信用的进展。所以,宽信用的关键阶段,更需要降息相配合。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复苏动能尚显不足,中小企业发展信心疲弱的情况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则需要加大实施力度,更加灵活适度,实现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可预计,4月开始的二季度将是宏观、微观、结构等政策的密集落地与发力期,通过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相配合,中国经济也将在二季度进入新一轮复苏期,市场主体、企业家及投资者也应坚定信心,走在确定性的经济周期曲线之前,探寻行业结构调整后的增量机遇,为后续的长期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者:张奥平(经济学家、创投专家、增量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张奥平:3月PMI降至荣枯线以下,中小企业“2022-03-31
- GP超霸坚持绿色生产技术,成绿色环保主义先2022-03-31
- 午评:沪指跌0.1%创业板指跌1.45% 房地产2022-03-31
- 【投基方法论】诺安基金曲泉儒:价值类资产2022-03-31
- 中欧基金葛兰:依然看好医药生物板块的中长2022-03-31
- “沸腾”的气泡水:巨头争抢Z世代,0糖0卡2022-03-31
- 中钨高新:7760万投资产能扩建项目2022-03-31
- 协鑫集成收关注函 要求说明参设医疗健康行2022-03-31
- 原材料涨价拖累业绩 宏盛股份2021年销售毛2022-03-31
- 地一线|武汉首轮土拍:武汉城建27.1亿拿2宗2022-03-31
- 千方科技2021年净利下降33% 预告2022年Q12022-03-31
- 刘肖:万科优先支持有优势的生意模式2022-03-31
- 地一线|武汉首轮土拍:中交底价13.42亿得青2022-03-31
- 地一线|武汉首轮土拍:东明石化1.1亿得洪山2022-03-31
- 喜马拉雅再战港交所,这次能成功吗?2022-03-31
- 【异动股】房地产服务板块拉升,特发服务(32022-03-31
- 地一线|武汉首轮土拍:朱佐全6890万得江岸区2022-03-31
- 华润置地(01109.HK)2021年股东应占溢利增8.2022-03-31
- 万家基金刘洋:中长线看好生物育种和新能源2022-03-31
- 蒙牛乳业盘中一度跌近4%至42.15港元 市值12022-03-31
- 万家基金旗下产品逆势飘红,万家颐和今年已2022-03-31
- 查博士聊二手车:二手车行业还会持续走高吗2022-03-31
- 星盛商业(6668.HK)公布2021年业绩:期内实2022-03-31
- 如何将下垂的脸提起来?爱缇恩mADM助力韧带2022-03-31
- 两市主要指数下跌 家居、建材等板块继续跟2022-03-31
- 工商银行(1398.HK)去年业绩略高于该行和市2022-03-31
- 海隆控股(1623.HK)再度拉升涨超20% 报0.492022-03-31
- 内银股逆市走强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涨3%2022-03-31
- 万科A低开高走 盘中拉升涨超6%2022-03-31
- 联易融科技-W(9959.HK)涨4.65%报7.43港元 2022-03-31
精彩推荐
- 张奥平:3月PMI降至荣枯线以下,中小企...
- 地一线|武汉首轮土拍:武汉城建27.1亿拿2...
- 刘肖:万科优先支持有优势的生意模式
- 地一线|武汉首轮土拍:中交底价13.42亿得...
- 地一线|武汉首轮土拍:东明石化1.1亿得洪...
- 喜马拉雅再战港交所,这次能成功吗?
- 【异动股】房地产服务板块拉升,特发服...
- 地一线|武汉首轮土拍:朱佐全6890万得江...
- 华润置地(01109.HK)2021年股东应占溢利...
- 生态环境部: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
- 业绩会|万科郁亮:过往分布式的管理造成...
- 业绩会|郁亮:多赛道同步探索成本比预想更大
- 石四药集团(02005.HK)回购250万股 涉资991万元
- 祝九胜:万科未来两年开发业务毛利率维持20%
- 【异动股】中药板块拉升,贵州百灵(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