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通胀再创新高,应对措施效果有限
英国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再创近30年来最高。为缓解英国民众和企业面临的价格上涨压力,英国政府23日公布的春季预算案包括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能源和食品等价格上涨过快,英国政府的支持措施显得不足。俄乌冲突背景下,英国通胀水平可能进一步上升,经济增长可能放缓,这将令英国央行在加息抑制通胀方面更趋谨慎。
通胀水平再创新高
英国国家统计局23日说,受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英国2月CPI比去年同期上涨6.2%,涨幅为1992年3月以来最高。
英国CPI连月来居高不下,去年12月同比上涨5.4%,已创下1992年以来最高纪录;今年1月同比涨幅达到5.5%,刷新这一纪录。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分析,家用能源和汽油价格上涨是导致英国2月CPI涨幅创新高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家用能源价格同比上涨近25%。
此外,不同于以往不同类别食品价格有涨有跌的情况,近期英国食品价格普遍上涨,也成为推高CPI的因素。
去除食品、能源等价格因素后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也从1月的4.4%涨至2月的5.2%,同为近30年来最高。
英国国家统计局首席经济学家格兰特·菲茨纳说:“由于商品和服务价格大范围上涨,2月通货膨胀率陡增。”
菲茨纳表示,2月食品、玩具、游戏类等商品和服务价格普遍上涨,去年因商店关门而下降的服装和鞋类价格今年也恢复上涨。此外,家具和地板材料价格在新年促销结束后开始回弹,也抬高了2月通胀水平。
春季预算难解通胀忧虑
物价上涨加重了英国民众的财务负担,导致英国民众生活水平下降。英国慈善机构“公益经济学”首席执行官马特·惠特克表示,一个四口之家今年的花费可能会较2019年高出580英镑。目前的高通胀率主要是受食品和燃油等必需品涨价推动,因此对低收入群体影响最大。各界呼吁英国政府采取措施缓解民众面临的通胀压力。
英国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23日公布了最新的春季预算案,其中包含多项措施帮助人们应对由高通胀带来的生活水平下降。在此次预算案中,英国政府计划在未来12个月将每升燃油的燃油税降低5便士,未来5年新能源材料如电池板等免收增值税,从7月起将缴纳国民保险费用的收入门槛提高3000英镑、拨发资金来资助低收入居民等。
苏纳克表示,英国政府将与民众站在一起,共同应对能源成本的上升,就像过去两年中所做的那样。不过,苏纳克没有表示会对正从原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中获得过高利润的能源企业额外征税。
据美联社报道,苏纳克宣布的这些措施远未达到英国民众的期望,苏纳克被批评说“没有意识到危机的广泛性”。苏纳克正面临压力,宣布进一步措施帮助民众应对家庭收入下滑和通胀上涨的局面。
英国制造业表示,希望更多地得到政府的资助。英国机械制造业雇主联合会表示,成本上涨压力正令许多企业走向难以承受的边缘,制造业获得的能源补贴措施显然不足,迫切需要得到更多支持。
英国商会总干事谢瓦乌恩·哈维兰表示,英国政府的最新措施未能从根本上缓和成本压力,错过了恢复经济和确保企业能够度过动荡时期的机会。由于经济前景正在恶化,许多企业可能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从而加剧当下的危机。
英央行谨慎收紧货币政策
高通胀水平等因素影响下,英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23日更新的数据显示,预计今年经济增速为3.8%,明年为1.8%,而去年10月份的预测分别为6%和2.1%;今年消费者价格上涨幅度将达到7.4%,高于之前预计的4%。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消费者价格指数涨幅将可能逼近9%,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幅度可能为上世纪50年代以来之最。
为帮助应对高通胀,英国央行17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0.5%上调至0.75%。这是2021年12月以来,英国央行第三次加息。英国央行说,英国通胀率未来几个月预计将进一步上升,第二季度可能达到8%以上,是英国央行目标通胀率的4倍多。
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英国央行担心大幅度加息将拖累经济增长。英国央行表示,尽管通胀高企,在收紧货币政策方面仍将保持谨慎。英国央行上周公布的会议纪要指出,未来几个月,全球通胀压力将进一步大增,包括英国在内的能源净进口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
英国BRI财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丹·博德曼-韦斯顿认为,在物价和税收上涨的背景下继续加息,可能阻碍英国经济恢复,“央行需要在抑制通胀和避免经济衰退之间小心平衡”。
万神殿宏观经济学研究公司英国首席经济学家塞缪尔·图姆斯认为,鉴于经济前景不确定性上升,英国央行可能不会像市场此前预期的那样继续大幅提高利率,预计英国央行在5月把基准利率提高到1%后,本轮加息周期就会结束。
毕马威英国会计师事务所首席经济师耶尔·塞尔芬说,面对通胀率居高不下的压力,英国央行已经数次加息,可能不得不继续上调基准利率。
CMC市场公司的分析师米歇尔·休森表示,尽管英国央行表态鸽派,但是在美联储可能加快提高利率的背景下,英国央行要想缓冲通胀压力下英镑面临的走弱趋势,或许除了跟随美联储的加息步伐之外也别无选择。
担心收紧货币政策将拖累经济表现的还有日本央行。在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已开始收紧货币政策、步入正常化轨道之际,日本央行暂难追随欧美转向紧缩。日本央行18日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继续维持当前货币政策宽松力度,维持现行利率水平不变。日本央行认为,目前日本经济虽然仍在复苏轨道,但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复苏势头出现减弱迹象。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英国通胀再创新高,应对措施效果有限2022-03-25
- 英国通胀再创新高,应对措施效果有限2022-03-25
- 百余中央部门晒账本,过好“紧日子”花好每2022-03-25
- 高盛: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年底前升至2.7%2022-03-25
- 京东集团:京东物流将向第三方投资者配售1.2022-03-25
- 海尔生物本期产销数据简报2022-03-25
- 星网锐捷本期产销数据简报 通信设备制造业2022-03-25
- 珠江啤酒本期产销数据简报2022-03-25
- 华金资本本期产销数据简报2022-03-25
- 永安药业本期产销数据简报 保健品销量同比2022-03-25
- 日本3月制造业活动加速,但前景蒙阴2022-03-25
- 联合国贸发会议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下2022-03-25
- 私募大佬但斌疑似空仓 上百只产品净值几乎2022-03-25
- 沪市主板一季报预约时间表出炉 农发种业42022-03-25
- 【读财报】保险公司消费投诉透视:银保监202022-03-25
- 上市公司“发债式”回购 “叫好不叫座”?2022-03-25
- 鞍重股份收深交所问询函 要求说明2021年净2022-03-25
- 杭州康恩贝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上榜2021年2022-03-25
- 东威科技获19家机构调研:PET复合膜材作为2022-03-25
- 上海电影获3家机构调研:2022年2月21日起,2022-03-25
- 首次巨亏!海底捞翻台率连续三年下滑|年报2022-03-25
- 博雅互动(00434)及其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未2022-03-25
- 蔚来2021年全年营收361.4亿元 净亏损收窄2022-03-25
- 华润啤酒最挣钱的一年: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攀2022-03-25
- 方大特钢 高品质弹簧扁钢市占率提升2022-03-25
- 海底捞新任CEO杨利娟:核心竞争力其实还是人2022-03-25
- 通胀并未让日本央行放弃宽松,但其影响不容2022-03-25
- 妙可蓝多去年营收增近六成 美林挺进前十大2022-03-25
- *ST艾格提前5个交易日锁定今年面值退市第一2022-03-25
- 沪市主板一季报预约时间表出炉 农发种业42022-03-25
精彩推荐
- 英国通胀再创新高,应对措施效果有限
- 英国通胀再创新高,应对措施效果有限
- 百余中央部门晒账本,过好“紧日子”花...
- 日本3月制造业活动加速,但前景蒙阴
- 联合国贸发会议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
- 首次巨亏!海底捞翻台率连续三年下滑|年...
- 博雅互动(00434)及其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 华润啤酒最挣钱的一年:高端产品占比持...
- 海底捞新任CEO杨利娟:核心竞争力其实还是人
- 通胀并未让日本央行放弃宽松,但其影响...
- 弘阳服务: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超40%,在管...
- 中交地产拟开展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 国内疫情反复,携程股价却大涨80%,发生...
- 网易云上市后首份财报:全年收入达70亿...
- 绿地香港:因疫情导致出行受限,延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