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化债举措出台 会起什么作用?
在今年我国出台的一系列增量政策里,化解隐性债务的相关方案措施是重头戏。11月8日,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审议通过,地方化债“三箭齐发”: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增加6万亿元;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如何理解这样的政策思路?怎样看待它的规模和影响?直接利好是什么?跟老百姓又有没有关系?《新闻1+1》主持人白岩松连线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进行解读分析。
债务化解政策
是否就是经济刺激政策?
白岩松:市场上一直有传闻说中央可能会出台十万亿的经济刺激经济计划,当上周五“靴子落地”发现是化债计划,刚开始也有些人会觉得不过瘾。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这是经济刺激的方案之一吗?还是考虑安全性的一种举措?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首先这次的化债措施本质上是“置换”的概念,与大家所想象的财政支出扩大、货币政策提速的关联度不是太大,它更多的是从风险控制和改革促进的角度来进行调整。
过去到现在,我们已经推行了五轮化债,债务置换也进行了好几轮,目前这一轮的置换工作是我们政策增量工作中很重要的举措。它能够起到防止地方出现“爆雷”、消除风险隐患的作用,同时也为我们下一步扩内需和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了资金空间。当然,也为地方流动性盘活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这一次的方案里,也强调了对于投融资平台要进行改革,对于债务管理体系要进行重构,这与我们三中全会所提出的财税体制改革是相契合的。因此不能简单把它视为刺激政策的一部分,但是它会为我们扩内需、促改革、控风险,打下基础性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它的作用性比简单的刺激政策的作用性会更大。
债务化解的总规模到底是多少?
钱从哪里来?
白岩松:这次债务化解的总额,到底是6万亿?10万亿?还是12万亿?钱从哪儿来?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从化债总额来讲,12万亿是很确定的,但是这12万亿的跨度比较大。从近三年来看,密集安排8.4万亿元,短期会产生非常直接的作用。
必须看到,这次是通过发行地方债和地方专项债的一些举措,筹措资金来进行债务置换,这个置换首先不是简单地印钱,实际上是通过我们的金融市场来筹措资金。置换之后,用于地方国民经济急需的一些环节里,起到经济扩张盘活的效应,因此不能等同于印钱。
当然在目前产能过剩、供给过大、需求不足的环境里面,适度扩张货币供给和财政支出量,以及整个货币发行的量,也不会带来一般想象中的通货膨胀,反而会使经济进入到一个常态化状态。
地方需要消化的
隐性债务总额大幅下降
白岩松:关注这次化债方案的时候,人们也看到了一种公开,那就是关于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规模。对于这一数据,大家也在猜,但是并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而这次得到了明确。到2023年年底的时候,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为14.3万亿元。您怎么看待这样的透明度,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好处?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对于债务的阳光化、显性化、规范化,是一个有为政府提升能力的关键,所以从2014年以来,我们也一直遵循这样的一些原则推进工作。这一次很重要的是将各种隐性债务的项目逐个甄别累计来进行核实,这也显示了我们要进行大调整、大改革的决心。
从这次一揽子化债“组合拳”,尤其是超大规模的置换工作来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所有的隐性债务在阳光下,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来进行管理,同时拉开我们对于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改革,拉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序幕,这对于未来构建更加科学规范的财政体系,也将具有很好的作用。
解决存量债务风险的同时
如何防止新增隐性债务?
白岩松:财政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强调,在解决存量债务风险的同时,必须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如何真正实现解决老问题,不出新问题?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财政部长讲了三个举措来加强监管(监测口径更全,预算约束更强,监管问责更严),这些都是当前非常重要的、能够采取的举措。
如果我们回归到三中全会所列出的改革内容,对于目前地方隐性债务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从过去十年化债的经验中吸取一些教训,也就是说我们经常会出现新的一些隐性债务的累积,这种累积来自我们财权、事权的不匹配,来源于地方政府职能和功能定位的不科学,也来源于我们目前权利和义务之间的不对等,因此这里面很重要一些中期部署,就是必须进行财税体制改革,对于政府职能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职能重新定位,改革目前一些不合理的各种制度设计,这才是一个治本之策。
化债政策出台,老百姓如何受益?
白岩松:对于非常专业的化债计划,很多人也会关注我能得到什么样的好处?是直接还是间接得到?是过很久才能够得到,还是很快就能得到?怎么看待老百姓的这样一种猜测和期待?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目前的这次化债方案,一是为地方政府进行了减负,二是为地方政府的功能恢复提供了基本前提,第三个很重要的就是为地方政府扩张性的政策提供了资金空间。这些东西都会与我们老百姓息息相关。
只有地方政府的资金到位后,才能进行一些民生工程的建设,才能够对我们9月26日部署的一系列增量政策,提供积极的财政支持。下一步会围绕五个方面,对于我们企业和居民产生直接的效应。
当然,同时我们还会看到,由于这一次化债方案,直接使原来承担隐性债务的一些企业和个体,能够快速获得资金,而不会出现一些违约现象,也能够使资金的运转、企业的经营恢复到正常的状况,这当然也会利于就业,有利于我们老百姓各种收入的恢复,也会起到一个间接的促进作用,所以这也可以看作对大家持续获利的一个政策举措。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最大的化债举措出台 会起什么作用?2024-11-11
- 鼎和保险公司研究成果入选国资国企 优秀成2024-11-12
- 大国品牌贝因美:深耕母婴行业32年,科技创2024-11-12
- 农业强国战略:220亿补贴助力,2035年农业2024-11-12
- FOPIZ人参皂苷掀起养气血狂潮,引领口服美2024-11-12
- 临床驱动研究,帕母医疗为肺高压治疗领域提2024-11-12
- 上海汇正财经顾问有限公司,解析低空经济未2024-11-12
- 滨崎步百米婚纱造型再现,润致格格针点赞她2024-11-12
- 资生堂进博首秀未来出行空间美肤新体验2024-11-12
- 时空回转,“肌”活密钥|深圳阳光医院专利新2024-11-12
- 百万投资打造三重防伪体系,维护消费者权益2024-11-12
- 宝宝树回应“泄露用户隐私”:已内部自查,2024-11-12
- 德国朗乐福科特·鲍总公司142周年庆德国总2024-11-12
- 上海鼎植口腔第三届VIIV专利种牙节圆满落幕2024-11-12
- 国礼珠宝「宫廷质造」携鸿俦鹤侣系列为中国2024-11-12
- 相伴12载 感恩您同行 12周年院庆·50万基2024-11-11
- 陪父母种一口好牙,让爱常伴2024-11-11
- 以顶尖行业技术升级影视动画全新体验,青瞳2024-11-11
- 农业强国梦想照进现实:智慧农业引领新时代2024-11-11
- 新网银行助力数字金融创新2024-11-11
- 康蒂尼罗楹荣耀入选2024年福布斯全球华人精2024-11-11
- 光明园迪教你学习桌椅正确使用指南2024-11-11
- 市场研究公司香港科德博携手上海盏乘,共创2024-11-11
- 六联智能闪耀Intel LOEM Summit 2024,2024-11-11
- 海洋馈赠,运动营养:一米八携手北京攀岩公2024-11-11
- 华垦乳业集团绽放第七届国际进博会,引领特2024-11-11
- 前海盛世获21世纪金融年会2024“年度卓越客2024-11-11
- 培力农本方引领中医现代化国际视野,亮相第2024-11-11
- Shopee 11.11大促火爆开场,首2小时跨境单2024-11-11
- 【延长油田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延长油田:以2024-11-11
精彩推荐
- 小黄象携手中国国家U18冰球队,以热爱书...
- 北京花卉交易中心丰富市民“花样”生活
- 南漳柑橘“致富经”:高山盆地“金果”...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平台企业和平台内商...
- 遇见非遗丨把沉睡的泥土镌刻进生活
- “江南蔬菜之乡”江西乐平3000余亩水芹...
- 襄阳牛肉面:“热辣滚烫”显“侠义”
- 【百万庄小课堂】今天你emo了吗?职场青...
- 中国试点开放信用监管数据 便利境外来...
- 深圳年度最大规模毕业生双选会提供岗位3...
- 广西桂林满城桂花飘香
- 江南造船中东代表处揭牌 续签两艘液氨...
- 首届全国小戏小品展演将于十月中旬在长...
- 阿尔卡拉斯止步上海网球大师赛男单八强
- 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话说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