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股份回购趋于常态化: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总金额超84亿元
A 股市场股份回购趋于常态化。
【资料图】
2月22日晚间,又有9家公司发布股票回购相关公告。其中,1家公司披露股票回购预案,1家公司披露股票回购实施进展,7家公司回购方案已实施完毕。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23日,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291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累计回购股份7.86亿股,耗资84.28亿元。期间,还有 104 家上市公司披露股份回购预案,预计回购股份数量5.99 亿股。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市公司依法依规、积极主动、审慎有序地运用股份回购等工具,展现了对公司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和长期投资价值的信心,有效维护公司股票价格、市场价值与资本价值,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幅提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和要素配置效率。
股份回购趋于常态化
整体来看,今年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家数较去年同期的 243 家略有上升,但回购金额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2022 年 1 月至 2 月 23 日,243 家企业合计回购13.45 亿股,耗资117.95 亿元。而今年同期回购股份数量和总的回购金额分别下降了41.56%和28.55%。
“去年同期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积极性较高,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市场环境下行,公司股价被低估,一些上市公司不同程度上存在稳定股价的需要,而在可采取的相关措施中,回购股份是最主要的一种手段。而今年以来,市场环境有所回暖,企业通过股份回购护盘的急迫性也大大降低。”泽浩投资合伙人曹刚对记者表示。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实施股份回购的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汽车、计算机等行业,这前五大行业分别有32 家、28 家、27 家、20 家和 20 家企业实施回购。
从市值分布上看,实施回购的企业中有将近一半市值在百亿以上(截至 2023 年 2 月 23 日,下同)。其中 13 家企业总市值超过千亿,18 家企业市值在 500 亿-1000 亿之间。200 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 50 亿元,占比高达68.72%。
今年以来,回购股份金额最高的是温氏股份,其于 2022 年 12 月发布《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公告指出,温氏股份拟以自有资金9-18亿元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普通股(A股)股票,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7.32元/股(含本数),按回购价格上限及回购金额上下限,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为3294.29万股至6588.58万股。
而截至今年 1 月 31 日,温氏股份已累计回购3400 万股,成交总金额为6.38 亿元(不含交易费用)。目前该回购计划仍尚未实施完毕。
同时,截至2月23日,今年以来已有153个回购方案实施完毕,涉及138家公司,其中22家公司已完成回购金额超亿元。海康威视、海尔智家、天赐材料回购金额居前,分别已完成回购20.43亿元、15.10亿元、3.87亿元。其中海康威视今年1-2 月累计回购金额为 5.92 亿元。
从股价表现来看,今年以来实施股份回购的上市公司大多有较好的行情走势,有258 家上市公司取得了正向增长,占比达到 88.66%。其中蓝海华腾、寒武纪-U今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过 50%。海信家电、华正新材等15 家企业今年以来的股价涨幅也超过 30%。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记者指出:“回购股份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有意义,在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同时,通过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凝聚力,或是回购注销股份提升资产收益率,使市场能够看到上市公司的积极表现,从而坚定对公司长期持有的信心。”
制度优化升级便利回购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资本市场股份回购机制常态化的形成,离不开制度优化升级的助力。
早在2018年,《公司法》便对股份回购制度作出专项修订,回购制度赋予上市公司更多自主权,包括拓宽回购资金来源、适当简化实施程序、引导完善治理安排,鼓励各类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强化激励约束,促进公司夯实估值基础,提升公司管理风险能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2022 年10月,证监会、沪深交易所又再次就修订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增持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进行多方面优化——包括优化上市公司回购条件,如将回购触发条件之一,由“连续20个交易日内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跌幅累计达到30%”调整为“连续20个交易日内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跌幅累计达到25%”;放宽新上市公司回购限制,如将回购股份实施条件中关于“上市满1年”的要求调整为“上市满6个月”;以及完善回购、增持窗口期和合理界定股份发行行为等方面的安排。
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表示,“制度优化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回购增持积极性、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助力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历史经验显示,上市公司及重要股东的回购和增持行为在公司股价处于历史偏低位置时有积极意义,可从制度建设层面增强市场信心。”
随着相关制度建设搭建完毕,大量上市公司加入股份回购的大军,很多绩优公司的回购行为更加频繁,通过回购来表明企业的长期价值,用真金白银来购买自家公司股票持续增加公司每股权益,通过对未来价值的肯定来回馈股东和投资者。
中金研报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A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购预案数量持续提升,由2013年的106次提升至2017年的614次,期间完成股份回购的公司有1431次,合计回购金额为372亿元。但在2018年股份回购制度进一步优化,叠加市场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上市公司股份回购预案数量提升至1290次。
记者统计wind 数据发现,2018年至2022年,A 股分别有785 家、1032家、897 家、985 家、1148 家企业实施回购计划,回购金额分别为500 亿元、1023.59 亿元、683.72 亿元、1214.45 亿元、1029.32亿元,整体呈现向上态势。
“股份回购本身就是上市公司实力的体现,而回购的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则是在增强投资者信心、强化价值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公司长效激励机制。”曹刚补充道。
编辑:林郑宏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热点!中国如何驱动经济高质量复苏的“火车2023-03-02
- 中亿龙鑫:每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都需要2023-03-02
- 世界即时:网络视频版权产业的共建共享共治2023-03-02
- 今日热议:重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迎来优化 2023-03-02
- 3月2日 铂金950今日回收价(铂金多少钱一克)2023-03-02
- 博洛尼 | 繁简相宜的空间感,让居所弥漫2023-03-02
- 官宣:CCDS官方网站正式上线2023-03-02
- 世界最资讯丨中金:维持微博-SW跑赢行业评2023-03-02
- 今日快讯:午评:港股恒指跌0.4%蔚来大跌122023-03-02
- 头条:中国银河证券:2月澳门博彩收入续超2023-03-02
- 梦网科技:5G富媒体消息体验升级撬动更多商2023-03-02
- 每日看点!招银国际:维持和黄医药买入评级2023-03-02
- 吉利汽车:沙特阿美拟以现金投资获得吉利与2023-03-02
- 钦培吉:电车时代,沃尔沃依然是坚持安全、2023-03-02
- 富卫调查:66%内地受访者预计医疗支出大增2023-03-02
- 钱小乐助力小微:迎春复苏,愿做美好生活“2023-03-02
- 肝病人群能买什么保险?2023-03-02
- 【世界新要闻】环球新消息丨马斯克宏图计划2023-03-02
- 【环球报资讯】港股3月2日物业股午盘:CHIN2023-03-02
- 全球速讯:人民币兑韩元汇率走势 3月2日韩2023-03-02
- 全球速读:人民币兑墨西哥比索汇率是多少 2023-03-02
- TCL李东生:液晶面板价格企稳 回升趋势会2023-03-02
- 10万亿美元“拯救地球”?马斯克推出宏伟蓝2023-03-02
- 天天微速讯:地产界掀起“配股风” 万科折2023-03-02
- 【天天聚看点】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2023-03-02
- 【世界速看料】礼来(LLY.US)将两款畅销胰岛2023-03-02
- 热资讯!交了意外险保险公司不理赔怎么办?2023-03-02
- 焦点热讯:深圳首批5宗住宅用地正式挂牌 总2023-03-02
- 每日观察!家政人员意外险在哪里买?2023-03-02
- 新资讯:万科企业港服开盘后跌4.46% 早间2023-03-02
精彩推荐
- 热点!中国如何驱动经济高质量复苏的“...
- 世界最资讯丨中金:维持微博-SW跑赢行业...
- 今日快讯:午评:港股恒指跌0.4%蔚来大...
- 头条:中国银河证券:2月澳门博彩收入续...
- 每日看点!招银国际:维持和黄医药买入评...
- 吉利汽车:沙特阿美拟以现金投资获得吉...
- 天天微速讯:地产界掀起“配股风” 万...
- 【天天聚看点】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
- 资讯推荐:中金:维持和黄医药跑赢行业评...
- 世界新资讯:华创证券:维持网易-S推荐...
- 焦点快播:香港航天科技上涨近7% 获小...
- 环球热点!创科实业绩后上升4% 2022年...
- 环球短讯!利空出尽?海伦司净亏13亿后...
- 【新要闻】楼市探春|成都二手房19天成交...
- 个人养老金储蓄存款怎么存(个人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