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聚焦:北向资金4个交易日合计净买入超280亿元 外资大行看好A股今年盈利两位数增长
新华财经上海1月10日电(记者汪友若)2023年伊始,外资做多中国资产的情绪显著升温。1月9日,借道沪深股通的北向资金再度大幅净买入77亿元。其中,北向资金重仓股宁德时代、贵州茅台、中国平安分别获净买入14.49亿元、13.23亿元、9.89亿元。北向资金已连续4个交易日净买入,净买入额分别为18.44亿元、127.53亿元、60.66亿元、77.00亿元,合计净买入283.63亿元。
(相关资料图)
从对2023年中国资产的展望来看,“超配中国”已成为外资机构强烈的共识。瑞银证券中国研究部总监连沛堃在日前举办的研讨会上表示,积极乐观看待2023年中国市场整体表现,MSCI中国指数还有超过10%的上行空间。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在此前的预测中也提到,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未来12个月的总体回报率约为16%,2023年上述两大指数每股盈利增幅分别为8%、13%。
此外,在监管政策不断优化、盈利触底反弹的大趋势下,港股及中概股作为中国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吸引了诸多国际投资者的目光。
5个交易日净买入277亿元
新年开始仅5个交易日,北向资金便大举加仓A股277.19亿元,日均流入速度显著高于2022年下半年。
从流入结构来看,外资正重新布局其重仓行业,呈现整体等比例加仓的特征。兴业证券统计显示,从北向资金细分行业净流入看,新能源、半导体、军工代表的成长风格,以及银行、汽车等方向成为新年首个交易周北向资金主要加仓方向:白酒、保险、光伏设备、电池与股份制银行分别获北向资金净买入30.3亿元、20.9亿元、19.6亿元、16.3亿元和14.1亿元。
回望2022年,美债收益率上行等因素明显制约外资入场节奏。但进入2023年以来,随着全球通胀压力有望趋缓,以美联储为代表的海外央行陆续放缓加息节奏,新一轮货币宽松有望重启,外资入场节奏的最大制约因素正边际改善。
瑞银证券中国策略分析师孟磊认为,2023年增量资金入场将显著提振A股表现,预计未来半年公募和私募将分别有约3000亿元的资金进入市场,而全年北向资金净流入额有望达到2000亿元以上。
高盛同样预计2023年北向资金净流入A股规模将回到正常水平,即300亿美元左右。
国际投行看好A股盈利两位数增长
在国际投行看好A股的众多理由中,“盈利复苏”“低估值”成为两大关键词。“2022年市场所反映的悲观情绪主要在于疫情反复扰动,以及房地产市场走弱,但目前这两大担忧已逐步消退。”孟磊说。
在不少外资机构看来,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正推动中国经济不断走向复苏。
瑞银证券中国研究部总监连沛堃表示,积极乐观看待2023年中国市场整体表现,其中MSCI中国指数还有超过10%的上行空间。在他看来,看多2023年中国市场主要有三大理由:中国市场的消费复苏有望带动上市公司盈利整体回升;估值虽然较2022年低位有所反弹,但当前中国资产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中位数以下,有较强吸引力;此外,2023年发达经济体普遍将面对经济衰退的问题,这将影响海外市场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对比之下,中国市场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瑞信中国证券研究主管黄翔也表示,经过2022年大幅调整后,当前MSCI中国指数动态市净率为1.2倍,为2006年以来第二低位,仅稍高于2015年10月中创下的历史低位。黄翔预计,2023年中国政策的重心将进一步向稳增长转移,这一转向不仅利好宏观经济改善,更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2023年中国消费有望实现强劲复苏。受较高基数影响,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计有所放缓,但依然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孟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市场盈利复苏的空间。他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与下游利润率改善将带动A股盈利增速从2022年的4%跃升至2023年的15%。在市场风格研判上,孟磊短期看好以房地产和消费为代表的价值股,若整体市场如预期企稳,风险偏好回升,中期(3至6个月)成长股表现将后来居上。
港股、中概股同步复苏
值得一提的是,外资看好的中国权益资产,不限于A股市场,也包括港股市场和美股中概股。
2023年以来,恒生科技指数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均创下了历史最佳开年表现。这一方面缘于外资回流,作为中国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港股及中概股自然会获得资金青睐;另一方面,在美上市中概股的审计监管于2022年取得积极进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孟磊表示,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就审计底稿方面取到了比较高度一致的意见后,中概股退市风险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已经消退。并且,中概股在板块构成上主要偏向于互联网,而互联网板块2023年的盈利有望较2022年低位实现较大增长。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策略师王滢认为,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对中概股的审计呈现较正面的结果、强美元见顶、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尾声,以及消费复苏敞口较大等一系列因素,使得离岸市场的中国资产价格弹性或更加突出。
编辑:罗浩
关键词: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2月7日2023-02-07
- 全球最资讯丨万家基金将成中泰证券控股子公2023-02-07
- 出境团队游试点恢复 上市公司推多样化产品2023-02-07
- 全球观天下!无业务收入未开展合作 多家公2023-02-07
- 每日看点!假冒上市公司事件频出 众筹集资2023-02-07
- 天天通讯!皇氏集团加速跨界押宝钙钛矿电池2023-02-07
- 环球视讯!别知己简谱歌谱完整版_别知己简2023-02-07
- 【环球财经】英国央行官员释放利率上升言论2023-02-07
- 环球短讯!扬州金泉:提供更多可能性 为全2023-02-07
- 全球微资讯!巴比食品“炒股”致净利降近三2023-02-07
- 坤泰股份: 聚焦汽车内饰件 提升行业优势2023-02-07
- 税务部门曝光一批涉税案件2023-02-07
- 【天天聚看点】三步清蒸鲈鱼2023-02-07
- 当前视点!云海金属获30家机构调研:青阳项2023-02-06
- 每日热点:建业地产1月物业合同销售额28.712023-02-06
- 中原建业1月在管项目合约销售13.67亿元,同2023-02-06
- 2023年安徽省将新增城市“口袋公园”200个2023-02-06
- 江山欧派及江山转债被评级机构列入关注2023-02-06
- 焦点简讯:网传“禁酒令”引白酒股下跌 白2023-02-06
- 观察:【财经分析】北向流入放缓是“意料之2023-02-06
- 机器人:公司半导体装备业务扩展速度明显2023-02-06
- 南京举办2023年首场土地招商推介活动2023-02-06
- 当前快看:绿城中国:1月总合同销售金额约132023-02-06
- 魅族20系列已经入网,新机将搭载UWB功能2023-02-06
- 每日速讯:2022年科创板IPO终止40家 因财2023-02-06
- 法拉第未来达成1.35亿美元融资 FF 91 Fu2023-02-06
- 家庭性教育从父母自我学习提升起步2023-02-06
- 焦点快播:东北证券遭证监会立案,涉嫌保荐2023-02-06
- 世界快资讯:雷声滚滚!5家A股公司接连被立2023-02-06
- 环球头条:融创中国:1月合同销售额约72.3亿元2023-02-06
精彩推荐
- 环球视讯!别知己简谱歌谱完整版_别知己...
- 税务部门曝光一批涉税案件
- 【天天聚看点】三步清蒸鲈鱼
- 每日热点:建业地产1月物业合同销售额28...
- 中原建业1月在管项目合约销售13.67亿元,...
- 2023年安徽省将新增城市“口袋公园”200个
- 南京举办2023年首场土地招商推介活动
- 当前快看:绿城中国:1月总合同销售金额...
- 家庭性教育从父母自我学习提升起步
- 环球头条:融创中国:1月合同销售额约72.3亿元
- 世界微速讯:保利发展拟23亿打包转让12...
- 环球时讯:大唐集团终止出售厦门盛善领...
- 刷牙时刷舌苔好不好用_刷牙时刷舌苔好不好
- 保利置业:1月合同销售额约49亿元,同比增105%
- 当前头条:中国海外发展:1月合约物业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