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防范保险营销人员利用自媒体搞虚假宣传 消费者要增强风险意识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提示,近来部分保险营销人员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发布虚假营销信息,消费者要增强风险意识,谨防误导宣传。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提示,近来部分保险营销人员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发布虚假营销信息,消费者要增强风险意识,谨防误导宣传。
据介绍,保险营销人员通过自媒体平台虚假宣传的惯用手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饥饿营销,宣传保险产品即将停售或限时销售,如使用“秒杀”“全国疯抢”“限时限量”等用语;二是夸大收益,混淆保险产品和其他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如宣称“保本保息”“保本高收益”“复利滚存”等;三是曲解条款,故意曲解政策或产品条款,如宣称“过往病史不用申报”“得了病也能买”“什么都能保”等。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保险产品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消费者应当树立科学的保险消费理念,通过正规渠道充分了解保障责任、保险金额、除外责任等重要产品信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及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