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观点 > 正文

发卡速度放缓、不良率抬升 透支余额与消费额平稳——信用卡业务凉了吗

2019-04-15 11:55:31来源:中国经济网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李万赋表示:“在新增发卡量同比增速方面,2018年大多数银行都维持在10%左右较为温和的水平上。”据统计,光大银行和中信银行表现突出,同比增长率分别高达64.05%

与前两年普遍性的突飞猛进不同,2018年尤其是下半年,很多银行信用卡业务增速出现了下降,各家银行逐渐回归冷静,信用卡业绩出现分化。不良率的“抬头”,给银行敲响了警钟,未来银行在信用卡增“量”的基础上将会更注重“质”——

信用卡不良率飙升、信贷消费见顶……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有关银行零售业务的风险问题被广泛讨论,其中信用卡业务成为核心话题。

2018年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到底如何?出现了哪些新变化?信用卡业务是否真如市场流传的那样“糟糕”?

发卡速度放缓

经济日报记者分析多家上市银行2018年年报后发现,与前两年普遍性的突飞猛进不同,2018年尤其是下半年,很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增速出现了下降,各家银行逐渐回归冷静,信用卡业绩开始出现分化。

在累计发卡量方面,目前突破1亿张大关的共有5家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发卡张数分别达到1.51亿张、1.03亿张、1.1亿张和1.21亿张。此外,招商银行2018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其累计发卡张数也已超过1亿张。

“尽管4家国有大行牢牢占据着累计发卡量的头把交椅,但股份行后来居上的趋势不可小觑。例如,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行累计发卡数量同比增速均在30%以上,远超农行、中行和建行等的16%平均增速。”麻袋研究院研究员苏筱芮表示。

从新增发卡量来看,农业银行新增发卡量1801.06万张,位列首位,这也使得农行累计发卡量达到1.03亿张,成为继工行、建行、招行和中行之后,信用卡“亿张俱乐部”的新成员。年报显示,中信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和光大银行的新增发卡量也在1500万张以上。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李万赋表示:“在新增发卡量同比增速方面,2018年大多数银行都维持在10%左右较为温和的水平上。”据统计,光大银行和中信银行表现突出,同比增长率分别高达64.05%和43.44%;民生银行则低至3.91%;浙商银行新增发卡量收缩了29.45%。不难看出,分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透支余额与消费额平稳

《2018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18年末,银行卡授信总额为15.40万亿元,同比增长23.40%;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6.85万亿元,同比增速约为23%,尽管相比前一年36.83%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而言仍处于规模扩张阶段。

具体到各大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透支余额突破6000亿元,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突破500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在发卡量,还是在透支余额方面均位列尾部的浙商银行,其扩张速度却大幅领先于其他银行。从透支余额来看,其同比增长为165.32%。

从透支余额占银行个贷规模的比例来看,多家银行信用卡透支(贷款)占个贷比重超30%,例如光大银行该数据为38%、民生银行为32%。

观察信用卡消费/交易金额,多家银行亦表现不俗。例如,以零售业务见长的招商银行,凭借高达3.79万亿元的年度消费“战绩”位居银行业榜首,而交通银行则以3.07万亿元的年度消费额紧随其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平安银行都在2.5万亿元以上;邮储银行和浙商银行最低,全年信用卡消费额不足1万亿元。

“分析已经公布了2018年度信用卡消费交易额的13家银行,其全年交易额排行榜名次与2018年上半年基本无差异,只有浦发银行以500多亿元的微弱优势反超了农业银行。”李万赋说。

从同比增速来看,3家银行超过50%。其中,浙商银行由于基数较小,增速高达176.02%;平安银行和浦发银行也都在50%以上;国有大型银行中,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增长较快,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相对稳健,增幅在20%以内;其他银行则都在25%至40%。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银行在2018年更加积极地发掘信用卡盈利空间,除了常规的信用卡贷款业务,还推出了各种分期产品和延期还款产品,解决用户的短期资金周转问题。这些产品,一方面巩固了银行信用卡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成为信用卡的重要增收手段。根据银联公布的数据,2018年银联数据客户的信用卡分期收入占比36.7%,超越占比30%的利息收入,成为信用卡业务的第一大收入来源。

信用卡不良率攀升

“近两年,个人消费金融发展势头比较强劲,过度授信、多头借贷成为热点话题。伴随着发卡数量、授信总额与透支余额规模的扩大,其背后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苏筱芮表示。

年报显示,受宏观经济变化趋势等影响,2018年多家银行信用卡不良率有所攀升。数据显示,民生银行信用卡不良率最高,达到了2.15%,同比上升了0.08个百分点;中信银行不良率1.85%,仅次于民生银行,但升幅最大,达到0.61个百分点;浦发、邮储、平安、浙商和建行也都有不同程度上升。

麻袋研究院报告认为,多家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同步攀升的现象并非偶然。首先是受到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其次是有一些股份制银行信用卡此前发展战略较为激进,发卡量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弱化风控后,可能会引入一些资质不佳、共债情况较为严重的客户。

此外,李万赋表示,监管环境趋严,银行对不良的认定标准更加严格,90天以上逾期不可再长期停留在关注类贷款,必须划归为不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某些银行不良率的上涨。

在业内人士看来,不良率的“抬头”给银行敲响了警钟,未来银行在信用卡“量”的基础上将会更注意“质”的追求,但也不会因此举步不前。

“预计2019年信用卡业务规模仍会保持稳健增速。除了引进更多征信数据优化风控模型外,银行将会针对信用习惯良好的用户,开发更多关联产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扩展用户的信用能力,增加信用卡的客均盈利空间。”李万赋说。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