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密集布局新“赛道” 公募发力中长期定开债基
业内人士表示,受益于摊余成本法估值优势,这类产品有利于改善机构客户持有债券基金的体验。与此同时,受短端利率影响,中长期债券收益率显示出了较好的投资机会。
两只中长期定开债基启动募集
南方基金、嘉实基金这两家公司率先启动了中长期定期开放债券基金的发行。据悉,嘉实致元42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南方恒新39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于7月8日同日发行。
公告显示,这两只基金估值均采用了摊余成本法,即计价对象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协议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剩余存续期内按实际利率法摊销,确认利息收入并评估减值准备。与此同时,公告还明确表示,基金不采用市场利率和上市交易的债券和票据的市价计算基金资产净值。这意味着,这两只基金在未来投资运作期内,净值表现有望相对稳定、波动较小。华南地区一位债券基金经理表示:“采用摊余成本法的估值策略,平滑了市场波动风险,有利于改善债券基金的持有体验。”
其实,这类基金采取摊余成本法估值主要是受到资管新规的影响。据监管去年的发文要求,产品在三个条件同时符合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摊余成本法估值:其一是封闭期在半年以上的定期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其二是投资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目的并持有到期的债券;其三是定期开放式产品持有资产组合的久期不得长于封闭期的1.5倍。
中长期品种机会明显
由于摊余成本法的估值优势,不少基金公司已看到了定开债基的发展空间。在短端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部分基金公司密集上报了一批中长期定开债基,其封闭期最长的达到86个月,即7年以上。
据东财Choice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易方达基金、博时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17家基金公司申报了中长期定期开放债券基金。除了上述正在发行的2只基金产品,还有28只基金产品有待审批。
一位深圳地区的公募市场部人士表示:“这些产品一般都是机构定制产品,主要满足机构客户的需求。对于银行机构来说,与其自己投资持有债券,还不如交由公募基金管理,还可以享受避税红利。”
从产品封闭期期限来看,上报的基金产品均在2年以上。这意味着,与现有运行的大部分定开债基相比,这些产品大幅延长了封闭期。上述债券基金经理还表示,目前市场1年期内的短端收益比较低,中长期品种的收益率可观。这种定开债基在设计产品时已充分考虑到了债券持有期,采取了中长期定开策略。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