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破解FOF调研难 银基创新合作模式催生
长久以来,银行和公募基金的合作关系无外乎代销和托管,但大资管时代浪潮的助推下,也开始倒逼传统金融机构思考如何打破边界,创新合作模式。近期,建行携手前海开源围绕公募FOF展开的战略合作就让业界为之眼前一亮。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FOF基金经理杨德龙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此次建行和前海开源的战略合作,打破了常规的与银行代销、托管的模式,双方将以前海开源裕泽FOF为载体,探索在大类资产配置和产品投研上的双向赋能”。
创新合作模式的萌生,往往在于机构间各自存在的需求和痛点,而众所周知,公募FOF发展尴尬之一便是同业间调研难的问题。杨德龙对记者坦言,公募FOF基金经理外部调研其他家公司的产品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单一机构也不容易做到对众多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经理进行有效覆盖和长期追踪。相比之下,建行作为最大的公募基金销售机构之一,很早就组建了基金研究专家团队,有着对全市场公募基金定性定量分析的丰富经验,可以助力公募FOF底层标的的筛选。
确如杨德龙所讲,早在普通FOF诞生之初,市场就围绕基金经理调研难、研究人才匮乏、双重收费、投教不易等潜在隐忧探讨不断,而生不逢时的普通FOF在经历一年多的震荡市中,业绩普遍难交上令人满意的答卷,至今难以形成规模化发展,截至一季度末,仅有个别养老FOF规模突破10亿级。
但就公募FOF本身的属性而言,其优势是帮助普通投资者进行大类资产配置、解决择时难题的有效工具,潜在发展空间巨大。此次前海开源和建行的合作,在FOF投研和投资者教育上的探索,可否为公募FOF长远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样本?也值得市场期待。
另外,从站在银行立场的角度看,我们也会发现,投研领域相对薄弱的银行机构,为了更好地在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等业务上发力,也需要公募基金公司提供大类资产配置方面的研究辅助。联想到当下被公募基金市场惊呼狼来了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未来二者能否也在大类资产配置上谋求竞合,市场人士认为,这并非没有可能。
“前海开源和建行在公募FOF、大类资产配置上的创新合作模式,可以说是业内领先开拓的,未来存在被效仿的可能。”杨德龙指出。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认为,资管新规之后,底层资产配置要求的变化对银行理财业务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银行理财子公司深化与基金公司的合作是大趋势,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强项仍是渠道优势、客户优势和产品发行优势,基金公司以研究能力见长,未来,市场中还会涌现出更多的跨界合作案例。”薛洪言补充道。
招商银行行长助理兼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辉也表示,理财子公司招银理财与招商基金在宏观研究、策略配置、行业研究等投研领域已有互动和协调,二者可优势互补。“银行的传统强项在于固收、合作平台、合作机构,短板是权益市场。公募基金在权益市场有20多年的沉淀积累和持续资源投入,理财子公司与公募、私募等优秀的基金管理人有合作空间。”刘辉指出。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