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通动力黄晓莲:助力传统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是-1到1的过程
“互联网时代,利润下降、成本上升、盈利效率偏低、员工人效低、用户粘性低等等一系列问题,正在深深困扰传统零售与消费品业。”
11月23日,在IDC CXO卓越圈举办的“数字化转型之——新零售与商业未来”分享沙龙上,软通动力GBG零售事业部副总裁黄晓莲发表了题为《零售与消费品企业运营体系数字化升级》的演讲,并和十余位CXO共同探讨零售及消费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与经验,探索消费品行业在新零售时代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传统零售数字化转型是-1到0再到1的过程
自从马云在2016年杭州云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概念以后,阿里、京东、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纷纷放出零售数字化大招,在扩大自身业务版图的同时,也加速了中国零售及消费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究竟传统零售和新零售有何区别?黄晓莲表示,不管是传统零售还是新零售,商品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主要的区别还是在消费者体验上,新零售会做得更好。
黄晓莲介绍,对零售及消费品行业而言,未来五年是新零售的时代,数字化是其内核。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零售及消费品行业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面对一大批背靠互联网诞生的新兴企业,传统零售与消费品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需要历经的是-1到0再到1的过程,”黄晓莲认为,“新零售企业自诞生起,就是面向市场,其产品定位、系统设计等等就是从0开始,抓住了市场所需。传统零售与消费品企业要面临品牌、产品、系统、运营模式等等一系列的数字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改造和升级,这是很难的,但又必须要做。”
“轻前端、稳中台、重后台” 助力传统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
现在,市场环境、营销环境、消费者结构、传播形态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零售领域催发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众多传统零售企业正在遭到新零售和线上商城的冲击影响。传统零售企业该如何走出困境?
黄晓莲说,数字化是帮助企业提升经营效率和消费者体验的有效途径。“作为帮助零售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推动者,早在2010年,软通动力在企业级应用系统、全渠道数据平台、精准营销等领域就推出了数字化解决方案。”
对于如何建设数字化体系,黄晓莲表示,软通动力遵循“小步快跑、分步实施、快速迭代”的原则,提出“轻前端、稳中台、重后台”的企业级应用系统架构方案;通过企业级应用系统与数字化应用相结合,实现由内而外的数字化转型。
据了解,软通动力已联合微软、Adobe等全球一线合作伙伴一道,为传统零售与快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增添动力。
“一方面,对于国际性的消费品企业,中国市场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数字化策略在中国的执行过程中需要符合中国消费者的体验,以及结合中国市场不同的线上渠道。软通动力可以助力国际性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另一方面,对于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品牌企业,软通动力则可以为其提供全球各地的数字化营销策略制定及落地执行工作,为‘出海’企业保驾护航。”
黄晓莲表示,“对于软通动力来说,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通过数字化变革,把产品的附加值变得更高,最终助力企业实现由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的华丽升级。”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