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我国自主研发N型双面双玻高效组件实现量产
记者了解到,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实现的实验室效率高达25.8%的小面积单面TOPCon电池,掀起光伏学术界和工业界钝化接触电池研究的新高潮。2015年,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基于双面结构的可量产TOPCon电池研究,并将该款电池命名为i-TOPCon。
据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专家介绍,N型双面双玻组件创新集成了基于双面率高达80%以上的N型i-TOPCon双面电池、多主栅、半片、双玻、双面和方单晶设计,具备低衰减、低工作温度及良好的弱光响应特征,可大幅提升组件的实际发电性能,且组件背面可提升5%至30%的发电量。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天合光能在面积为244.62平方厘米的N型衬底上制备出正面最高效率为24.58%的实验室电池,并获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下属的检测实验室认证,这是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的输出功率方面创造的第19项世界纪录。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