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证券要闻 > 正文

视讯!​江苏扬州: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力量 计划三年培养千名优秀“新农人”

2025-07-16 18:00:55来源:紫牛新

在扬州广袤的乡村,有一群扎根田野的“新农人”。他们以科技为“犁”,将自身所学用于农业生产,耕耘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新农人”的“新”力量,扬州正在探明“新农人”的底数,积极做好“新农人”的“育人”文章,计划用三年时间培养千名优秀“新农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广陵区言蹊家庭农场,一场关于“新农人”创业经验的分享会正在进行中。农场负责人、“新农人”彭路清向扬州大学的学生们讲述着自己的创业故事。这个农场成立于2018年,在彭路清的努力下,已经从当初的20亩扩展为现在的410亩,鲜切花产品已销售到全国各地。

“新农人”是指下乡返乡大学生、科技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经专业培训后,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也是乡村振兴的“活化剂”。通过分享会,更多的大学生了解了“新农人”这一身份,对乡村发展、投身农业充满向往。扬州大学学生陈奕恺表示,作为一名农业专业学生,他愿意用所学知识投身智慧农业、农业研发之类的工作,更好地为农业、农村服务。

扬州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处长袁秋华介绍,通过实地走访,大学生亲身感受彭路清这类“新农人”的创业历程,提升了他们留在农村的兴趣,从而为“新农人”储备力量。

目前,扬州“新农人”信息数据库中收录了229名优秀代表,他们学历层次水平较高,就业人员类型丰富。扬州“新农人”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于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70%。年龄结构年轻化,40岁及以下占比63%。这些“新农人”从事产业类型集中,争先意识较为强烈。229名“新农人”代表中,从事种植的占比67%,从事畜牧的占比17%。他们获得省级荣誉共计159项,获得国家级荣誉共计50项。同时,这些“新农人”所在的新型经营主体对周边农户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农户(农民)数量50户及以上的比例高达30%。

“新农人”代表刘欣雨认为,“新农人”重点是在新,不只是在现有现代农业基础上进行发展,更要有一些创新性的思维,不管是从经营者的角度还是管理者的角度,都要有一些新尝试。“新农人”代表王西伟介绍,国家农业需要更多各个行业的高精尖人才,做农业要带有情怀。

扬州根据“新农人”从事的产业类别、生产经营需求等内容,先后组织开展全市“新农人”代表座谈会、“新农人”论坛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了解其经营状况和所需所盼,共同谋划发展途径。拟出台惠及扬州市“新农人”的激励政策,扬州计划用3年时间,围绕乡村人才振兴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培养优秀“新农人”1000人左右,其中卓越“新农人”300人左右,为更多志在乡村的年轻人树立标杆、传递力量,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袁秋华介绍,目前扬州正在积极落实省市“新农人”培育工作,紧盯“新农人”队伍建设,在“用人”“育人”“留人”“聚人”“引人”等方面下功夫,引导“新农人”不断发展壮大。下一步,他们将继续着力打造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生活技术技能,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农人”队伍,为促进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张宏远秦姗姗华甜

作者单位丨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关键词: 太平洋财富网 证券要闻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链交换 - 网站统计
 

太平洋财富主办 版权所有:太平洋财富网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财富网(www.pcfortun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过本站允许 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 业务QQ:3 31 986 683